文档详情

基层医院基药培训课件PPT.pptx

发布:2018-01-09约6.26千字共10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合理使用基本药物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用药水平;;; 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 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 使用基本药物,其他 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 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 ;有的医生用药求新,用量求大,总认为新药疗效好,能用价廉的却用昂贵的,认为药量与疗效是成正比例关系,“用量越大,疗效越高”。这样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一般来说,药物剂量增大,体内药物浓度升高,药理作用越强,但有一定的界限,超过一定的剂量,即可导致药物中毒或致使病人死亡。 ;输液大国的“吊瓶森林”;9;10;药物剂量直接关系到药物在体内发挥药效,剂量过小达不到一定的血药浓度,起不到治疗作用,抗菌药还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剂量过大,不仅造成浪费还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毒副作用.;对于一些半衰期短的药物应一日多次给药,而一些半衰期长的药物和缓释制剂则应相应延长两次给药的时间距离。如注射用青霉素钠,临床习惯用800万单位静滴,每日一次,由于青霉素半衰期较短,在体内达不到恒定的浓度,应每日两-三次给药。如吡罗昔康(炎痛喜康)半衰期较长,每日两次或三次会导致药物蓄积,引起毒性反应,只需每日一次即可。;(三)给药方案不合理–-③静滴速度不合理;  多巴胺、间羟胺、异丙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输注时,应密切观察病人血压、心率、脉搏、四肢温度及尿量等。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滴速,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了提高疗效,以充分发挥其繁殖期杀菌剂的优势,可高浓度快速输入,同时还可减少药物的降解。 甘露醇在用于降低颅内压时,需快速滴入使血浆形成高渗状态,输入速度可达250~300滴/min(但为让患者有一适应过程,避免即刻过度刺激血管,在输液开始的5 min内仍应保持一般输液速度)。 ;例1: 奥美拉唑加入 10%葡萄糖注射液中 前者偏碱性,后者偏酸性 混合易析出红色沉淀 例2:青霉素钠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 青霉素含不稳定的β-内酰胺环 葡萄糖是一种具有还原性的糖, 促进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水解    ;   中药注射剂溶媒选择不当,可能出现PH、澄明度的变化或不溶性微粒超标等   危害: 局部血管堵塞,产生静脉炎和水肿、肉芽肿、过敏反应、热原样反应等 清开灵注射液的PH质控在6.8~7.5; 5%葡萄糖注射液 0.9%氯化钠注射液 后者中比在前者中微粒数明显少. ;合并用药的目的是提高疗效,扩大治疗范围或减少不良反应,如果合并用药不当,反而使药效减弱,毒性增高或出现严重反应,甚至引起药源性死亡;(五)无明确适应症用药;不同商品名的同一种药物同时使用;炎琥宁 喜炎平 作用机制相同的抗生素同时使用,如阿奇霉素片和克拉霉素胶囊合用         西咪替丁(甲氰咪呱)与胃舒平合用 此类药都属于治疗消化性溃疡药,胃舒平含有氢氧化铝成分,可使西咪替丁的血药浓度降低,影响疗效。 维C银翘片与速效伤风胶囊合用。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成分,合用后剂量加大,容易引起恶心、呕吐、出汗、腹泻、肝脏损害。 1;  只注意药物的药理作用和用途,使一些有禁忌症的药物应用于特殊的人群,如将毒性大的药物用于孕妇和儿童,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 将喹诺酮类药物用于12 岁以下的儿童和孕妇,可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药源性疾病.; 不合理用药造成的危害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联合编写;;三者紧密结合,将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处理、用药等标准化、规范化,使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更准确、合理地对常见病进行诊断、治疗,能够科学、合理地选择基本药物。; 基层医疗机构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27;28;29;?皮肤软组织 金黄色葡萄球菌(G+) 表皮葡萄球菌? (G+) 腐生葡萄球菌 (G+) ;上呼吸道 金黄色葡菌球菌(腐生) (G+) 肺炎链球菌(G+) 流感嗜血杆菌(G-) ;32;抗菌药物种类; 包括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非典型β-内酰胺类 ;(一)青霉素类: 窄谱青霉素、耐酸青霉素、耐酶青霉素类、广谱青霉素类 基药品种:青霉素、苄星青霉 氨苄西林、 哌拉西林、 阿莫西林 对G+菌敏感、对G-菌作用弱 主要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的心内膜炎、肺炎、肝脓肿、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亦可用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表皮、腐生)感染 变态反应多发,用前需做过敏试验,包括口服用药。 ;(二)头孢菌素类 根据研发时间及药理特点等分第1、2、3、4代 基药品种: 唑啉、呋辛 曲松 他啶 抗菌谱广,不良反应少,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可能 2-8原则,对青霉素类过敏的,只有10%-20%的机率对头孢类也过敏,如果对头孢类过敏,则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