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三年级下口算除法教学设计.docx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三年级下口算除法教学设计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口算除法”为核心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为目标。课程设计注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通过生动的教学实例和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课堂互动性和实效性。
核心素养目标
1.数感:通过口算除法练习,增强对数字的敏感度和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2.逻辑思维:培养运用数学逻辑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能够通过观察、比较、推断等方法进行口算。
3.应用意识:将口算除法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几何直观:在口算除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5.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口算过程中尝试不同的计算策略,发展创新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口算除法的基本步骤和运算规律。
2.运用口算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
1.口算除法中较大数的处理方法。
2.口算除法与实际情境的结合。
解决办法:
1.通过逐步分解步骤,引导学生掌握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如先除以最大的一位数,再逐步除以其他数。
2.利用直观的教学工具,如算盘或计数棒,帮助学生形象理解除法运算过程。
3.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如购物找零、分配物品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口算除法。
4.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巩固口算除法的技巧。
5.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个性化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口算除法的概念和步骤。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算盘、计数棒。
2.课程平台:校园教学管理系统。
3.信息化资源:教学PPT、口算除法练习软件、数学游戏APP。
4.教学手段:小组合作学习、游戏化学习、情景模拟。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分配问题,如分苹果、切蛋糕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平均分配。
-回顾旧知:让学生回忆之前学习的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特别是乘法口诀,为学习口算除法打下基础。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口算除法的步骤,如先除以最大的一位数,然后逐步除以其他数,引导学生理解口算除法的原理。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的口算除法例子,如48÷2、36÷3等,演示口算除法的具体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自己解决一些口算除法的例子,并分享解题过程,互相学习。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发放口算除法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指导: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及时纠正。
4.拓展延伸(约10分钟)
-创设情境: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情境题,如购物找零、物品分配等,让学生运用口算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情境题的解答方法,分享解题思路。
5.总结反馈(约5分钟)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口算除法的应用。
-反馈评价:学生反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知识点梳理
一、口算除法的基本概念
1.除法的定义: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个相等的部分,求每一部分是多少的运算。
2.除法的符号:÷,读作“除以”。
3.被除数、除数和商:在一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是要被分的数,除数是分的份数,商是每一份的数量。
二、口算除法的步骤
1.确定被除数和除数。
2.从被除数的高位开始,先看除数能除尽被除数的最高位数字。
3.如果除数不能除尽,再试除多一位数。
4.记录每次除法的商,从被除数中减去对应的乘积,得到新的被除数。
5.重复步骤3和4,直到被除数小于除数。
三、口算除法的运算规律
1.当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时,商是整数。
2.当被除数不是除数的倍数时,商可能是一位小数。
3.如果被除数小于除数,商是0。
四、口算除法的特殊情况
1.被除数是0时,无论除数是多少(除数不为0),商都是0。
2.除数是1时,商等于被除数。
3.除数是10时,商等于被除数去掉末尾的0。
五、口算除法的应用
1.解决生活中的分配问题,如分苹果、切蛋糕等。
2.解决购物中的找零问题。
3.解决物品的分组问题。
六、口算除法的练习策略
1.通过反复练习,熟悉口算除法的基本步骤。
2.结合乘法口诀,提高口算速度和准确性。
3.在练习中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