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高考重庆市数学试题﹝文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队列研究;; ;一 基本原理
将研究对象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成暴露组和对照组(非暴露组),然后随访一定时间,比较所研究疾病在两组的发病率。如果暴露组的发病率明显地高于对照组,那么可以推测暴露于疾病之间可能存在因果关系;队列研究的结构模式图;队列研究资料归纳表; ;AR 归因危险度
表示消除暴露后暴露者能减少的发病率
AR%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表示暴露者的发病有多大百分比归因于暴露
PAR 人群归因危险度
表示消除暴露后人群能减少的发病率
PAR% 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表示人群的发病有多大百分比归因于暴露;例:吸烟者肺癌年死亡率 ( Ie )= 0.96 ‰
非吸烟者肺癌年死亡率( I0 )= 0.07 ‰
全人群肺癌年死亡率 ( It )= 0.56 ‰; 二、类型
1、前瞻性队列研究
2、历史性队列研究
3、双向性队列研究
如何区别“历史性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
;比较; 三 基本特点;
;五 优点和缺点;实习六 队列研究资料分析;[课题一] 乙肝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的队列研究;设计:
明确研究目的
确定研究因素
选择研究对象
确定研究的结局
估计样本含量
质量控制
实施:
研究现场的选择
筛检研究对象
暴露人群和对照人群的确定
基础资料的收集
研究终点的确定
随访时间和随访间隔的确定
人群资料的收集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问题3:队列研究的现场一般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1.人口稳定且具有代表性
2.被研究的疾病发病率或死亡率较高(
有足够数量的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
3.由于队列研究随访的时间长,因此要求当地的领导重视,群众理解和支持。
4.队列研究现场最好是文化教育水平较高,医疗卫生条件较好,交通便利。
5.无明显的环境污染。;问题4:何为队列研究的结局?本 次研究的结局是什么?;问题5:队列研究分组的标准是什么?具体到本研究,分组的标准是什么?;问题6:队列研究可以选用哪些形式的对照?本研究采用的是何种形式的对照?;问题7:研究者选取90236例样本是否有科学依据?确定队列研究样本含量应有哪些参数?;影响样本量的因素 ;:两个发??率的平均值;问题8:试计算二组的累积发病率并比较它们之间是否有差异?;问题9:计算RR、AR和AR%值,并说明它们在该课题中的具体意义。; 答:RR=7525/510=14.75
暴露组发病密度=1079/143380ⅹ 100000=752.5/10万人年
对照组发病密度
= 387/758980ⅹ100000=51/10万人年
AR=752.5-51=701.5/10万人年
AR%=100%=93.22% ;问题10:设海门市人群PHCC发病率为162/10万人年,那么PAR和PAR%各为多少?说明它们在该处的具体含义。 ;问题11:通过该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课题二] 吸烟与肺癌关系的队列研究调查资料分析;;; 肺癌相对危险性随着吸烟量的增加而增加,称之为剂量效应关系(或称生物学阶梯)。请根据表6—3画出剂量效应曲线图6—1 ;表6-4 英国男医生各种死因的危险性与 吸烟之间关系(1951~1961) ;2. 吸烟与肺癌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说明理由,如想进一步说明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还需作什么研究?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