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考一轮复习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课件精品.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材料二: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 寓封建(允许官位世袭)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之。 宗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 ——顾炎武《日知录》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归纳、评价顾炎武的观点。 观点: “众治”。把君主的权力分散给百官,以削减君主权力 。 评价:反映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愿望和要求,这些具有民主色彩。但是这些思想未能突破封建制度的束缚。 三、顾炎武的思想启蒙精神: 1、思想主张: 3、影响: 虽然顾炎武还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但他改革弊政、拨乱反正的愿望是十分强烈的。另外,脚塌实地的学风对晚清学者影响很大。 2、著作: 《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⑴强烈地批判君主专制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 ⑵提出了“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⑶梁启超把其观点归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⑷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四、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 1、思想主张: 2、特征和影响: (2)政治思想的主旨是“循天下之公”。在这个主旨下,猛烈抨击“孤秦”、“陋宋”,深刻揭露了秦始皇及历代帝王把天下当做私产的做法。 …… (3)历史观方面:在发挥古代“气一元论”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强调…… 唯物主义思想家,其政治思想和历史观都以厚重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其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1)对先秦至清初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 如:从哪三个方面批判了秦朝的暴政? 五、唐甄论“凡帝王者皆贼也”:(课外阅读!) 1、思想主张: 2、影响: (2)最大特点是对君主专制的大胆批判。 (3)对“官”也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1)在当时起到了 振聋发聩的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但仍只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披露,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 (3)仍把希望寄托在明君身上,他提出的为君与治国之道也没跳出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1)倡导“经世致用”,著有《潜书》 思考回答: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共同主张有哪些? (1)政治上: 反对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2)经济上: 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出“工商皆本”。 (3)学术上: 主张“经世致用”。 思考回答: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有哪些? (1)政治上: (2)经济上: (3)思想上: 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 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 。 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思考: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特点及局限性有哪些? 特点:①反传统、反教条、反封建政治。 ②反对浮夸空谈的风气,讲求经世致用。 ③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④指出“工商皆本”,反映出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局限性:①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更没有提出废除封建制度的主张。 ②所提出的为君之道和治国之道,仍然没有跳出“修齐治平”的儒家传统思想范畴,因此决不能等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探究3:明清进步思想有何影响? 1、明清进步思想家反对专制主义的主张,是中国思想界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2、明清进步思想是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但没有根本上动摇儒学作为文化主导的地位。 ——P20课前提示! 思考: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 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3、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2、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差异? 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差异? 详见导与练P131 【归纳】 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演化 : 春战 西汉 两宋明清 近代 现代 理论初成 正统确立 发展极端 地位动摇 批判继承 儒家思想的发展轨迹 1.李贽称赞汉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还赞扬寡女改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称赞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2.《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明末清初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B B 学科思维建模 “意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