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江苏省苏州五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选修).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苏省苏州五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选修)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甲综合图,图乙中国东部沿海12省(市、区)耕地、水资比重对比图,完成1~2题。
1.图甲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内涵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B.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2.读图乙可知,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区)( )
A.河北水土配合最差 B.广西水土配合最佳
C.水土配合总体较好 D.越往北水土配合越差
从某一时刻的遥感影像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森林火灾面积 B.土地干旱程度
C.洪峰流量 D.植被病虫害程度读我国南方某流域等高线图,据图回答4~5题。
4.在河流综合治理中A地的主要作用为( )
A.养殖 B.改善气候C.分洪与蓄洪 D.立体开发利用
.为缓解甲河段洪水泛滥,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加强流域内植树造林B.在甲河上游修建水库
C.下游退耕还湖D.修建和加固河堤
读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回答6~7题。
6.为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东北西部草原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A.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B.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做好生态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工作
C.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可减缓退耕、退牧工作的实施
D.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配套加工业
.关于此耦合发展模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有效保护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
B.发挥内部不同区域的优势,各自独立,发展专业化生产
C.反映了西部草原区与中部产粮区之间的一种竞争关系
D.这种发展模式不利于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右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虚线表示的是省区界线。
8.有关图中区域资调配及其带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域内天然气丰富,是西气东输的主要气地
B.西电东送工程,对本区造成的最大影响是地质灾害增多
C.都江堰工程的建成为南水北调西线方案的实施提供了水保障
D.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可以缓解本区域酸雨严重的局面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产业转移是很自然的态势。据此回答9~10题。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东部地区曾经的“海外接单,沿海加工”模式,在新的产业转移中演变为“沿海接单,内地加工”模式。这主要是因为( )
A.劳动力成本的变化 B.市场需求的变化
C.内部交易成本的变化 D.国家政策的变化
.为把握正在兴起的沿海产业转移机遇,湖北省决定在三峡大坝下游、靠近长江的宜昌市建设湖北深圳工业园。该工业园建立的突出优势为( )
A.劳动力成本低 B.土地资廉价
C.电力资丰富 D.交通运输便捷..D.轻重工业都很发达,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13.....18.在图示四国中,都有回归线穿过,其中没有沙漠分布的国家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19.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国家“十一五”规划重大项目“川气东送”工程开工建设。“川气东送”是继西气东输之后我国兴建的又一条能大动脉,西起四川达州市,途经六省两市,干线长度1700千米。“川气东送”可被列为继三峡、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工程之后的第五大工程。到2010年,中石化每年将往上海输送19亿立方米天然气。据此回答21~22题。
21.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 )
①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方便 ②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大 ③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 ④供气地更多,供气更稳定 ⑤运输线路短
A.①③ B.①③⑤C.②③⑤ D.③⑤
.下列关于川气东送方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结构,改善大气环境
B.有助于西南地区的资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经济的发展
C.配合原有的西气东输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短缺问题
D.有助于东西部地区能的供求矛盾,促进东西部的发展~25题
23. 对图中所示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