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修订讲义.pdf

发布:2017-09-15约2.54万字共17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这一轮修编面对 的新问题 一、这一轮修编面对的新问题 全国都面临城镇化的的进程 城市中的建筑—— 高、大、深 市政、交通工程在基本建设中 的比例增加 提出了明确的耐久性要求。地 基基础的不可逆性,可能提出 更高的耐久性要求 土力学、地基基础设计 理论研究的基本特点 了解所采用的计算简化模型与实际 的差异。进一步估计这种差异造成 的计算误差。 通过种种构造措施,使实际的应力、 应变分布接近我们规定的计算假定。 新一轮修编 从2008年开始修编; 全国各省、市25个单位参加; 编制组33人 顾问:黄熙龄 院士  成员:滕延京、王曙光、宫剑飞、顾宝和、 杨 敏、陈祥福、张成金、白晓红、唐孟雄、 武 威、周同和、林立岩、薛慧立、侯光瑜、 张季超、潘凯云、顾晓鲁、任庆英、康景文、 刘松玉、张丙吉、袁内镇、郝江南、王小南、 胡岱文、裴 捷、王公山、沈小克、王卫东、 郑 刚、梁志荣、朱 磊 修订工作过程 修订组共召开全体会议4 次,专题讨论 会议13 次, 其中基本原则小组召开专题讨论会1次, 山区地基小组召开专题讨论会1次, 复合地基小组召开专题讨论会2次, 桩基工程小组召开专题讨论会4 次, 基坑工程小组召开专题讨论会4 次, 检验与监测小组召开专题讨论会1次。 主要修订内容 1. 增加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中基坑工 程的相关内容; 2. 地基基础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小于 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3. 增加泥炭、泥炭质土的工程定义; 4. 增加回弹再压缩变形计算方法; 5. 增加建筑物抗浮稳定计算方法; 主要修订内容 6. 增加当地基中下卧岩面为单向倾斜, 岩面坡度大于10% ,基底下的土层厚度 大于1.5m的土岩组合地基设计原则; 7. 增加岩石地基设计内容; 8. 增加岩溶地区场地根据岩溶发育程度 进行地基基础设计的原则; 9. 增加复合地基变形计算方法; 10. 增加扩展基础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 0.15% 的设计要求; 主要修订内容 11. 增加了当采用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 构动力计算嵌固面时的一些规定; 12. 增加当扩展基础底面短边尺寸小于或 等于柱宽加2倍基础有效高度的斜截面 受剪承载力计算要求; 13. 对桩基沉降计算方法,经统计分析, 调整了沉降经验系数; 主要修订内容 14. 对高地下水位地区,场地水文地质条 件复杂,基坑周边环境保护要求高, 应进行地下水控制专项设计的要求; 15. 增加对地基处理工程的工程检验要求; 16. 增加单桩水平载荷试验要点,单桩竖 向抗拔载荷试验要点。 二、关于设计体系的 基本概念和说明 关于设计体系的基本概念和说明 设计计算表达形式的发展历史: 容许应力表达形式不知道极限状态 总安全系数表达形式有了承载力极限, 一般不作正常使用状态的设计计算 多系数表达形式同上 概率极限表达形式明确提出了两种极限 状态的设计计算的概念,明确了双重控制的概 念 关于设计体系的基本概念和说明 概率极限表达体系是设计计算理论 发展到今天的最科学、最精细的设 计计算表达形式。 但是,由于土力学和地基基础设计 理论还很不完善。在地基基础设计 中还没有条件采用这套科学的表达 形式。 关于设计体系的基本概念和说明 现代的结构设计理论的最基本的概念: 两类极限状态的设计计算 土力学和地基基础设计还不具备真正采用 概率极限表达形式的条件。硬要拔苗助 长,反而将概念和大家的思想搞乱了。 而关键并不在于是否一定要用概率极限 关于设计体系的基本概念和说明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设计计算: 研究的对象是结构或构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