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8年春季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doc

发布:2018-05-24约2.6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2018年春季) 一、学情分析 四( 1)班有学生 28 人,新转学生 2 人,学习后进生 4 人。 目前他们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就学习方面而言, 多数学 生已养成动脑、动手、动口的好习惯,知识基础比较扎实,能力 较强,成绩优秀,学习兴趣较浓厚, 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 功。但是也有个别学生没有较好的学习方法, 学习习惯还有待进 一步强化,学习不刻苦,上课不认真听讲,平时不思上进,思维 水平与实际年龄不符,成绩较差。 上学期期末的考试成绩一般, 整体成绩有所下滑, 尤其是学 习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进入了“死胡同”,成绩还没有起色,除了 学生的粗心大意、 不仔细读题以及对题目理解上的偏差而造成失 分,还有就是阅读量太少, 对灵活题的掌握很差,本学期除了将 会加强学习方法的训练, 还要加大学生课外阅读的力度, 同时还 要加强写作能力的训练。 二、指导思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供四年级第二学期使用。 在保持前面教材特色的基础上, 本册教材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从选编课文到设计联系, 从内容安排到呈现方式及版式设计,又有新的突破。 为帮助教师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好地理解教材、使用教材,特作说明。 三、教学目标 ㈠认字 200 个字,会写 200 个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㈡会使用字典、词典, 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能用钢笔熟练书 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㈢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㈣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㈤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㈥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㈦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 并能简要转述。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㈧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 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 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㈨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 有目的地搜集资料, 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 教材的结构及思路 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 ㈠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本册教材的编排是按照专题分组编写的, 专题内容新颖、 丰 富,内涵深刻,富有人文气息,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特点。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 加强整合”的 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 (导语导学, 整合单元内容;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单元学习活动贯通和整合) ㈡安排“综合性学习” ,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 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 合性学习,一个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中,要求观察大自然现象或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 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 一个安排在 “田园生活” 专题中,了解乡村景物和人们的生活。 随着学生主体活动能力的增强, 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不再编排“综合性学习提示”。 ㈢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本册教材仍采用第一人称“我” 的语言叙述方式。文本中继 续以泡泡的形式提出问题, 内容大致有: 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的, 引导想象的, 体会文章结构特点的, 引导课外阅读的。 “我的发现” 是自主学习方式的重要体现, 本次安排了 8 次, 分别是:认识排比句、养成留心观察和勤动笔的习惯、 体会副词 的表达效果、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感情色彩、 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 认识拟人句、了解双引号的作用、 学习怎样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从内容的编排上来看,除了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一些语言现象,就是让学生掌握一些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册精读课文一般安排了三道题: 第一题,引导朗读、 背诵,重视语言的积累;第二题,侧重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第三题,加强词句训练。 ㈣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根据课程标准精神, 语文应该让学生 “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本册课后继续安排“资料袋”,在课文背景或相关知识上,增加了深度和广度。语文园地的“宽带网”安排在一、四组、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祖国五岳和五大淡水湖的资料以及了解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灾难的事实和 英雄人物的事迹, 拓展知识面。 “展示台” 安排在第三、 六单元,作为综合活动的组成部分, 交流认识大自然和感受农村生活的活动成果。 “日积月累” 中的名言警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