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师在课外阅读指导中的有效性”课题研究小结.doc

发布:2017-06-10约5.7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师在课外阅读指导中的有效性”课题研究小结   一、问题的提出   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提前读写”实验,已经在我校植根近六年了。我们针对学生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将课题的研究放在了指导课外阅读上,让学生形成自主而积极的阅读课外书的态度,养成良好的阅读课外书的习惯。整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指导中要尽力去除课外书阅读的功力痕迹,努力实现自由主动阅读,享受阅读幸福的理想境界,在学生在教师精心地指导下,在轻松快乐的读写结合训练中,让经典课外书如春风化雨般走进孩子的内心,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在基础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今天,我们教师怎样来看待课外阅读呢?《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于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依据新课程的理念,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单纯的教授文字章法的学科,语文世界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有语言文字的训练,有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有人文情怀的陶冶,有精神世界的奠基等。作为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外阅读也当然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他所关注的不是一个单纯方面,而是要注重孩子整体语言语素质的提高,尤其是要能激发孩子一生的向往。从“终生学习”的观念来看,传统的“一张文凭,终生管用”的旧观念已经改变,人的学习过程不会只在课堂内、学校里进行,大量有效的信息,大量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都要通过人们未来的阅读来获得,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对阅读的态度,对人生的信念,因此课外阅读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显得成尤为重要。我们对五年级的167名学生、家长、部分老师进行了调查问卷,现总结如下:   对课外阅读价值的认识分析。   表1:课外阅读价值情况表   认为课外阅读很有价值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没有价值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很有价值的老师认为课外阅读没有价值的老师认为课外阅读很有价值的家长认为课外阅读没有价值的家长   75%25%90.8%9.2%84.2%15.8%   这一调查表显示:虽然大部分学生、老师、家长都认为课外阅读是相当有价值的。但已不得不看到,由于长年来推行应试教育的浓重阴影,使得被誉为开启智慧之门的课外阅读受到无辜的“冷落”,使得期待点燃智慧火花之门的孩子竟然与“读书之乐”无缘。   表2: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情况表   每天读课外书的小学生占经常读课外书的小学生占偶尔读课外书的小学生占其中老师及家长要求读的占看电视每天超过一小时的占每天超过半小时的占   23%33%44%30%42%26%   调查表明:部分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不浓,许多小学生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进行课外阅读的。如果让他们在电视与课外书籍之间选择,他们大多数会选择前者。但是如果让学生过分地依赖声像材料,久而久之,就会削弱儿童感受语言文学的能力。   适应学生读的好书并不多。阅读是一场心灵的对话。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因此,要找到适合学生读的课外书籍尤为重要。然而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   表3:小学生课外阅读种类及家中藏书调查表   文学类科普类漫画类家中学生读书100册以上的占家中学生读书50册以上的占家长既买练习册又买书的占家长偶尔带孩子上书店的占   37%32%31%6%44%63%41%   调查表明:小学生课外读物的匮乏,无疑是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最大障碍之一。由此可以顺理成章地把教师如何教会学生选书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去做。   学生对科学阅读方法的分析。我们常说:得法于课内,就是要在课内严格阅读训练,让学生学会阅读。   注:调查结果显示,在是否进行课外阅读的问题上,每天的读书时间,大多数孩子都能保证有30分钟到一小时的阅读时间;阅读类型上,孩子们喜欢的类型多集中在文学故事类、科普类、漫画类。   其原因有很多: (1) 没兴趣。 (2) 作业太多,没时间。 (3) 没书看。 (4) 看书很累。 (5) 不知道怎么看。从以上调查情况分析,我们的语文教学特别是在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方面还存在着许多弊端。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目标缺失   我们的老师往往认为,语文教学目标就是课堂教学目标,至于学生课外做些什么,怎么做并不在语文教学目标之列。因此,我们的老师对学生课外学习不仅不管不问,同时还布置相当繁重的机械重复性的作业,使得学生失去学习支配权,他们根本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学自己喜欢学的知识,去看自己喜欢看的书籍。这不能说不是教育的悲哀。   2、内容单一   有些教师和学生关注的只是语文教材本身,认为对课文的分析、理解就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叶圣陶先生曾精辟的指出:“课文无非是例子。”可见,我们的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