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教学生产实习大纲.doc

发布:2017-03-24约1.7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甘 肃 农 业 大 学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教学生产实习大纲 草业科学专业适用 (学制4年) 草业学院草地农学系编印 2006年3月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通过对育种材料的搜集、评价,田间试验小区的设计、播种,试验材料生物学特性、农艺学性状的观察,有性杂交操作以及杂交后代考种筛选、营养系建立的田间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掌握种质资源搜集评价整理的方法,了解田间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够编写种植计划书进行田间规划并掌握试验圃的播种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几种优良牧草和草坪草的育种程序及杂交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逐步学习使用现代育种新技术进行育种工作,能够将育种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在试验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学习者解决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习指导的内容,完成实习操作并取得实验数据,写出实习报告。 二、本教学实习的特点及基本要求 1.特点: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教学实习是一门实践操作课,是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理论教学的两个不可或缺的补充。 2.基本要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在实习现场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学习者解决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问题的能力;按实习实验指导书的内容,完成实习操作并取得试验数据,写出实习报告。教学生产实习与课程分步进行,生产实习纳入课程的总成绩之内,连同课程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40%。 3.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在第三学年春播后进行,一共6天,实习地点在牧草试验站。 三、学时数分配的建议 内容 时间(天) 育种试验的设计与播种 1 牧草开花习性的观察 1 燕麦的有性杂交技术 0.5 苜蓿的有性杂交技术 0.5 牧草的田间选择 1 一年生精饲料作物的室内考种 1 苜蓿形态识别及形态特征的观测 1 四、实习内容 1. 育种试验的设计与播种 通过田间试验的设计,了解田间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编写种植计划书进行田间区划并练习试验圃的播种技术。 2.多年生牧草越冬率测定 越冬率测定是引种和抗寒性育种的基础,通过本试验了解越冬性的含义及进行越冬性测定的必要性,熟悉越冬性测定的一般方法。 3.多年生豆科牧草的扦插技术 多年生牧草的无性繁殖技术是育种工作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通过本试验具体操作,切实掌握扦插技术及苗床管理要领,为今后在育种工作中的熟练的应用打下基础。 4. 牧草开花习性的观察 牧草开花习性是我们进行大田生产和牧草育种必备的基本知识。观察牧草开花习性主要是为杂交育种提供依据,同时对某些牧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也是不可缺少的资料。 5. 花粉生活力的测定 练习和掌握花粉生活力测定的方法技术,为育种中人工辅助授粉以及植物的有性杂交提供基础。 6.燕麦的有性杂交技术 练习燕麦的有性杂交技术,以便将来在育种工作中加以应用,并以燕麦为代表,掌握禾本科牧草的杂交的技术。 7.苜蓿的有性杂交技术 以苜蓿为例,练习和掌握豆科牧草的杂交技术,以便将来在育种工作中加以应用。 8. 牧草的田间选择 练习和掌握单株选择和混合选择的基本方法,以便在育种和良种繁育过程中加以应用。 9. 一年生精饲料作物的室内考种 测定单株生产力,为选育良种提供基本的数据,同时掌握考种的一般方法。 10. 苜蓿形态识别及形态特征的观测 通过对不同苜蓿品种形态特征的观察记载,了解如何认识品种的特征特性,如何发现有育种意义的性状特点,加深对品种特性的理解,提高田间选择的能力。 五、本门课程采用的教材 1.云锦凤主编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甘肃农业大学主编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3.蔡旭主编 植物遗传育种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8 4.盖钧镒主编 作物育种学总论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 5.陈宝书主编 草原学与牧草学实习实验指导 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