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何首乌提取技术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制何首乌提取技术研究【中图分类号】R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2-0177-01
【摘要】目的:以制首乌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出最佳且适合大生产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样品中的二苯乙烯苷含量,对提取、浓缩及干燥工艺条件进行比较,使二苯乙烯苷尽可能少地被破坏。结果:采用7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第1次10倍量提取2 h,第2次8倍量提取2 h,第3次8倍量提取1 h,在碱性条件真空浓缩后喷雾干燥即可。结论:该工艺科学、可行、稳定,适合大生产。
【关键词】制首乌;提取;工艺
制何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之功效,制首乌颗粒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氧化作用、延缓大脑衰老、提高 DNA修复功能、延长寿命、能促进肠蠕动、抑制甘油三酰(TG)及胆固醇在肠道中的吸收 ,从而降低血脂,降低胆固醇 ,改善脂肪代谢等多项功能,其有效成分为二苯乙烯苷类化合物??[1]?。临床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高血脂等。本实验主要对制首乌的提取、浓缩及干燥工艺进行了筛选。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Agilent 1100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制何首乌药材,购于河北安国市场,经鉴定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炮制加工品??[2]?;流动相所用甲醇为色谱纯试剂,水为重蒸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二苯乙烯苷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844-200404)。?
2 方法与结果
2.1 二苯乙烯苷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色谱柱: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2∶78);柱温30℃,流速1.0 ml/min;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320 nm。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二苯乙烯苷对照品15.20 mg,置50 ml容量瓶中,加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浓度为0.304 mg/ml的二苯乙烯苷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制成的提取样品干膏细粉0.1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稀乙醇50 ml,密塞,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0 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稀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上清液用微孔滤膜(0.45 μm)滤过,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2.2 提取正交实验结果
(1)正交实验因素水平的设计选取对提取影响较大的4个因素进行考察:提取次数(A),提取时间(B),加醇量(C),醇的浓度(D),以二苯乙烯苷的量为指标进行正交实验。
水提取因素水平
水平A提取次数B提取时间t/hC加醇量/倍D醇的浓度(%)111660221.58703321080
(2)实验方法:先将制何首乌饮片粉碎取10目与50目之间颗粒,共取9份颗粒各20 g,按正交设计进行实验,合并提取液浓缩加水定容为500 ml,对其检测,计算。平行进行两次正交实验。
(3)实验结果:由直观分析可知:以总二苯乙烯苷为考察指标时,4个因素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提取次数醇的浓度提取时间加醇量。最佳工艺为A3B2C3D2,即用70%乙醇提取3次,2 h/次,每次加10倍量的乙醇提取。
(4)方差分析:将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对各因素影响大小的显著性进行了F值检验。结果见表3。
分析表明,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醇量、醇浓度都是重要因素,为缩短生产周期,节约成本,但又不影响二苯乙烯苷的提取,故优选的提取工艺条件定为:A3B(2.2.1)C(3,2,2)D2,即第1次提取2 h,加10倍量70%乙醇,第2次提取2 h,加8倍量70%乙醇,第3次提取1 h,加8倍量70%乙醇。其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与选定工艺试验结果差别不大,表明优选工艺稳定可行。
2.3 浓缩工艺与结果取制何首乌适量,按确定的工艺进行提取; 分别取醇提水沉液20 kg共4份,其中两份pH值为6.0,在常压下浓缩(50~60℃);另外两份的其中一份调pH值为8.5,采用减压(真空-0.08MPa,50~60℃)浓缩。在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0,1.20和1.30左右时,取样检测总二苯乙烯苷含量,结果得出最佳浓缩条件为碱性条件下减压浓缩。
2.4 干燥工艺与结果取制何首乌适量,按确定的工艺进行提取和浓缩;取稠膏40kg平均分成4份,一份放入60℃恒温循环烘干箱中常压干燥,一份放入60℃真空干燥箱中(压力0.65大气压)干燥成干膏,一份采用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45℃)制成喷雾粉,一份采用微波干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