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小.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3 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4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 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 C.怀特海 D.克伯屈
7.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 A.主体 B.客体 C.教的主体 D.学的主体
8.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 A.杜威 B.怀特海 C.布鲁纳 D.克伯屈
9 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 )A.生产劳动 B.模仿C.语言 D.动物本能
10.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 )A.永恒性 B.历史性C.相对独立性 D.继承性
11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12.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教育无目的论D国家利益论
13.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教育哲学 B.教育心理学C.教育学 D.教学论
14 “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 )A《大学》 B《中庸》C《论语》 D.《春秋》
15.“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6.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 )A主体性 B创造性C间接性 D.示范法
14.近代教育史上,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杜威 D.洛克
15.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16.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17.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 )
A.唐代 B.清末C.民国初期 D.新中国成立
18.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 ) A.原始社会 B.古代社会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19.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 D.布鲁纳
20.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 ) A.唐代 B.清末C.民国初期 D.新中国成立
21.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 )A.自觉性 B.独立性C.创造性 D.主动性
22.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 ) A.延展 B.必要补充C.深化 D.变革
23.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 ) A.1911年 B.1912年C.1957年 D.1958年
24.我国颁布实行的壬戌学制是在( ) A.1902年 B.1903年C.1912年 D.1922年
25.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 ) A.教学为主 B.德育为主C.教师为主 D.学生为主
26.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 ) 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27.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同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28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是( ):⑴《大教学论》 ⑵《论演说家的教育》 ⑶《普通教育学》 ⑷《我的教育信条》 29、“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 2 )提出的:⑴赞科夫 ⑵巴班斯基 ⑶苏霍姆林斯基 ⑷凯洛夫 30、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是( ):⑴痒 ⑵序 ⑶校 ⑷学 31、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