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doc

发布:2017-09-01约2.56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方法。方法:对86例急性胰腺炎治疗进行分析,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46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及大乘气汤。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并发症减少,死亡率降低,肠功能恢复较快,腹水吸收快,住院日缩短。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能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快速恢复肠功能,缩短住院治疗时间。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的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病变程度轻重不等,轻者临床表现为胰腺水肿,预后良好;重者胰腺出血坏死,并伴有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症状,死亡率高【1】。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46例,并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40例对比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6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及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平均15~70,平均年龄40.21岁。治疗组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14~75岁,平均年龄43.2岁。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前均做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腹部B超、心电图、血及尿淀粉酶检查。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禁食,胃肠减压,治疗使用抑制CKK及胰酶释放剂奥曲肽0.6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0ml中静脉注射,24h维持,治疗6-9天;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40mg静脉注射,2次/天,剧痛者可临时给予强痛定100mg肌肉注射,抗生素应用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菌素+替硝锉三联控制感染。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主要是大承气汤:生大黄20g,柴胡12g,黄芩12g,枳实12g,桃仁12g,丹参15g,赤芍10g,莱菔子30g,木香10g,厚朴10g,芒硝10g,余随证加减。每天1~2剂,7天为一个疗程。 1.3诊断标准 腹痛始于中上腹,也可偏重于右上腹或左上腹,放射至背部;恶心,呕吐,腹涨;初期常呈中度发热,约38℃左右,合并胆管炎者可伴寒战、高热;腹膜炎体征轻,压痛只限于上腹部,常无明显肌紧张;血、尿淀粉酶增高,在发病后24h内检测,血清淀粉酶值500U/dl;腹部B超提示胰腺肿大,部分胰周液体积聚。 1.4疗效评定 痊愈:3天后症状与体征缓解,7天内消失,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体征缓解。显效:7天后症状与体征显著好转,学尿淀粉酶有所下降。无效:7天后症状与体征无减轻甚至加重,血尿淀粉酶未下降。 1.5数据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46例中痊愈27例,占58.69%;显效15例,占32.61%;无效4例,占8.7%,总有效率91.3%。对照组40例中痊愈17例,占42.5%,显效5例,占12.5%,无效18例,占45%,总有效率65%。统计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有差异性(P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全身的炎性反应过程。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胰酶外溢、酶原被激活,产生多种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从而导致一系列器官及组织损害【2】。以急腹症发病,如腹痛、腹涨、肠麻痹、腹膜刺激症,甚至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它的病情凶险,尤其急性重症胰腺炎容易合并器官功能障碍或局部并发症,死亡率达20%~30%,因此研究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医药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已得到中华医学会胰腺外科组的肯定。通常在西医的治疗方法中,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机制主要是直接或间接地抑制胰腺外分泌功能,减少胰液分泌,从而减少胰液进入胰腺组织的量,同时抑制胆囊收缩素,对胰腺实质细胞膜具有直接保护作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可减少胃酸分泌,抑制胃泌素及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的释放,从而降低胰酶分泌。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腹痛、结胸、肋痛、脾心痛”等范畴,病机为热毒结聚,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所以治疗应以清热解毒、理气活血、通腑为原则,本院所用药方大承气汤由生大黄、柴胡、黄芩、枳实、桃仁、丹参、赤芍等组成,通过辨证进行加减【3】。大黄通腑泻热,活血化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能抑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等的活性,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细胞外液向血管内转移,降低血液粘稠度;大黄、柴胡、黄芩、桃仁、丹参、赤芍清热解毒、活血,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降低肠管内压,有效缓解腹部症状,枳实又可增加心输出量及抗休克。因而本汤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