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八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题.doc

发布:2017-01-20约4.29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16分。) 1.下列属于不良学习习惯的是 A.遇到问题自己先思考,实在不会再请教他人 B.经常躺在床上看书 C.经常通过报纸电视了解国内外时事D.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 2.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会导致人营养不良,不合理的卫生习惯会导致人生病,不合理的坐、立、走习惯会引起脊柱异常弯曲,不合理的用眼习惯会导致近视。这说明了 A.习惯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B.习惯影响着人的思维发展 C.习惯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 D.习惯反映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 3.“我们反复做怎样的事,就会变成怎样的人”。这说明 A.反复是习惯之母,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多次重复 B.习惯的养成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C.培养好习惯必须有完善可行的计划 D.培养好习惯必须有良好的环境 4.下列诗句中歌颂坚强意志的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上能跑马 C.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D.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要想知道梨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要学会游泳,就必须在水中反复练习。这告诉我们 A.要培养自理能力,就要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 B.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实践,是培养自理能力的唯一途径 C.告别依赖,就要做到对自己负责 D.梨的味道很好,游泳有利于身体健康 6.小鸟说:“我从天空中飞过,但天空中没有留下我的痕迹。”泰戈尔说:“天空中没有留下我的痕迹,但我曾经飞过。”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面对同样的生活,人们的态度是不同的 ②泰戈尔作为诗人,非常浪漫 ③有的人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积极的一面,保持乐观的心态 ④有的人只看到生活中消极的一面,而变得悲观消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7.自古以来,那些为社会作出贡献的著名人士,在自己的青少年时期,就已经确立了终身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下列对人生目标理解错误的是 A.制定的人生目标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实际 B.目标一旦制定就不能朝三暮四,经常变换 C.只要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就一定会成功 D.向目标迈进时,要有一定的灵活性,适时调整自己的方式和行为,使之符合实际情况 8.东汉时期学者邴原,常常因酩酊大醉而耽误学业。为了读书求学,他毅然戒酒。在9年中滴酒不沾,终成大器。这段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A.稳定的情绪是行动的前提 B.成长的环境是行动的根基 C.前辈的指导是行动的保证 D.坚强的意志是行动的动力 9.“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迎着困难前进,这是我们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对雷锋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A.现在学习、生活条件都不错,无需意志的帮助 B.磨砺意志是过去年代的事,现在没有必要 C.随着年龄的增长,意志会越来越坚强 D.坚忍不拔的意志需要在艰难困苦中磨炼 10.“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的这句诗告诉我们 A.父母赋予我们生命 B.我们无法选择父母 C.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 D.我们不能挑剔父母 11.我们中学生外出不能按时回家的时候,应该 ①事先向父母请假 ②由自己决定,自己已经是大孩子了 ③事先征得父母的同意 ④尽量早点回家,向父母隐瞒真相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12. 9.某校中学生参加野外生存训练活动,部分学生把一厨内换下来的衣服带回家让父母洗。对他们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A.是自立的表现          B.可以节省时间搞好文化学习 C.独立生活能力太差        D.他们应该拒绝父母的任何帮助 13.对于中学生而言,学会生活自理主要包括 ①提高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②掌握独立的生活能力 ③提高自主安排和计划生活的能力 ④独立走上社会谋生的能力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14.俗话说“舌头和牙齿没有不打架的时候”,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与父母存在矛盾和冲突 ①是正常的、自然的②应当任其发展③往往是“爱的冲突” ④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去化解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 15.跨越代沟的最好方式是 A.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