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发布:2017-06-05约6.29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名称、考试号等填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的相应位置上。 所有的答案均应书写在答题卷上相对应的位置上,否则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下列各题中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卷上相应的空格内,不选、多选或错选的均不给分. 1. 小明将六种不同物品分成a、b两组。其中a组有陶瓷片、玻璃砖、塑料棒;b组有铜块、铅笔芯、盐水。这样分组依据的物理属性是 A.硬度 B.导电性 C.密度 D.磁性 2. 如图所示的各种做法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A.用很细的钢丝切肥皂B.铁轨铺在枕木上 C.针头做的很尖 D.用锋利的刀刃切水果 3. 人们对事物进行比较,经常要引入相应的物理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进行单位体积质量的比较,引入“密度” B.进行运动快慢的比较,引入“速度” C.进行物体软硬的比较,引入“质量” D.进行压力作用效果的比较,引入“压强” 4. 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一根可以绕支架自由转动的吸管,使它带上电,现用另一带电棒靠近吸管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管带的是正电 B.吸管在摩擦中失去电子而带负电 C.吸管和玻璃棒带同种电荷 D.吸管和玻璃棒带异种电荷 5. 如图所示是一种中性墨水笔的笔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橡皮帽对笔尖有保护作用 B.笔尾的油能防止墨水的蒸发 C.使用墨水笔时,笔尖竖直向上书写,笔油在重力作用下,不可能长时间写出字 D.使用墨水笔时,笔尖上装有滚珠是为了增大摩擦 第4题图 第5题图 6. 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C.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7. 用“粘”字来描述某些物理现象形象而生动,对下列现象的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A.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绒——因为衣服带静电 B.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由于分子间有引力的作用 C.刚从冷冻室拿出的冰棒会“粘”住舌头——因为液体瞬间升华 D.光滑铅块挤压在一起就能“粘”住——分子间没有斥力 8.“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面对生活中有关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水坝的下部要比上部修得宽一些是因为水的压强随深度而增加 B.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熟,是因为液体沸点随气体压强的增大而降低 C.书包的背带做得比较宽是为了增大对人的肩膀的压强 D.菜刀手柄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9. 叠罗汉是一种体育娱乐项目,如图,三个体重、体型相同的人叠成两层静态造型。每个 人体重均为G,每只鞋的鞋底面积均为S,则图中箭头所指的那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A. 3G/4S B. 2G/3S C. G/2S D. G/S 10. 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用隔板将一容器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 皮膜封闭(如图所示),当左右两侧各注入适量的液体后,下图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第4题图 第5题图 11. 甲、乙物体的密度相同,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将它们叠放在水槽里的水中,水面恰好 与甲的上表面相平,如图所示,现将乙物体取下,当甲物体静止时,甲物体将 A.沉在水槽的底部 B.漂浮,水下部分高度与甲的高度之比为1:2 C.悬浮在原位置 D.漂浮,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与甲的体积之比为1:3 12. 在两支相同的平底试管内装入等量铁砂,然后分别放入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里,其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试管在乙液体中排开的液体质量较小 C.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