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对人有礼貌》说课稿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001].docx
第11课《对人有礼貌》说课稿-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第11课《对人有礼貌》说课稿-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本课属于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礼貌用语,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课程内容与课本紧密相连,通过具体案例和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礼貌的重要性,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礼貌用语。
核心素养目标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学习对人有礼貌的重要性,学生将提升自我认知,增强文明礼貌的意识,学会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沟通习惯,为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将提升道德实践能力,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礼貌用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情分析
三、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但自我控制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在知识层面,他们对礼貌的概念初步了解,但具体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还较为欠缺。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尚在培养阶段,需要通过实践和引导来提升。在素质方面,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有待加强。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不礼貌的行为,如大声喧哗、抢夺玩具等,这些行为对课程学习的影响较大,可能导致课堂纪律不佳,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本课的设计需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趣味性的活动和案例,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礼貌习惯,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实物教具(如礼貌用语卡片、角色扮演道具等)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教学平台或班级微信群,用于发布学习资料和课后作业
-信息化资源:网络图片资源、音频资源,用于辅助教学,如礼貌用语的小故事、歌曲等
-教学手段: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游戏互动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礼貌用语的小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观看视频后,教师提问:“视频中的人们为什么受到大家的欢迎?他们做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因为这些人懂得礼貌,说话和气,尊重他人。”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人有礼貌》。”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展示礼貌用语卡片,如“你好”、“谢谢”、“对不起”等,引导学生说出这些词语的用法。
-通过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礼貌用语,如“你说我猜”。
-教师讲解礼貌用语的具体情境,如在学校、在家庭、在公共场所等。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在不同情境下使用礼貌用语的感觉。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礼貌用语的重要性,如增进友谊、化解矛盾等。
3.巩固练习(10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准备一个场景,要求在场景中运用礼貌用语进行对话。
-教师巡视指导,对表现好的小组给予表扬。
-学生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评价,教师点评。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礼貌用语,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要讲礼貌,尊重他人。”
-教师强调:“礼貌是一种美德,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5.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练习使用礼貌用语,记录下来。”
-学生完成作业后,下节课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教师提醒:“记得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礼貌用语,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礼貌用语的故事集:收集一些关于礼貌用语的经典故事,如《孔融让梨》、《礼貌的小鸟》等,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学生理解礼貌的重要性。
-礼貌用语的文化背景: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礼貌用语的差异,如中西方礼貌用语的差异,让学生了解礼貌的多样性。
-礼貌用语的手工制作:设计一些与礼貌用语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礼貌用语卡片、礼貌用语书签等,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礼貌用语的理解。
-礼貌用语的歌曲:收集一些关于礼貌用语的歌曲,如《礼貌歌》、《谢谢歌》等,通过音乐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礼貌用语。
2.拓展建议:
-家庭实践: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家庭礼貌实践,如在家中设立“礼貌日”,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提醒使用礼貌用语。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帮助老人过马路、为环卫工人送水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礼貌用语的运用。
-亲子阅读:推荐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关于礼貌用语的书籍,如《儿童礼貌用语手册》、《礼貌的故事》等,通过阅读增进亲子关系,同时学习礼貌知识。
-课堂角色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