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_1.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
一. 教师定位:
教师是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探讨的合作者、组织者、指导者。
二.创新型教师的素质:
1. 具有创新的教育观
2. 具有丰富的知识结构
3. 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4. 具有较高的课堂教学管理艺术
记得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老教师深有感触地说:“我吃惊地发现,我现在的教学方法竟然是在重复几十年前我的老师的教学方法!”这是多么可怕的现象,几十年前的教学方法竟然延续至今,我们的继承精神太强了!我们的下一代会不会又来重复我们的教学方法呢?如果是这样,又何谈创新和发展呢?
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认为首要的是要有创新型的教师。何为创新型教师,创新型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我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 教师定位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人给教师下的定义,千百年来无人对此产生非议。而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我们教师的职能应该怎样定位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从现在到XX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一书中指出:“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的信息,他更多的是一名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很显然,教师不应该再以权威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而应该是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探讨的合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在教学中,师生地位平等,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得以发挥。
例如:一节四年级的数学课讲《长正方形的面积》,课一开始,教师就说:“今天咱们共同来研究长正方形的面积,既然是研究,我们就要互相合作,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我有不懂的地方也要问你们,咱们可以互相提问,共同解决问题。”这个开场白,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参与他们学习的一分子,是他们的朋友,距离感一下子没有了。上课过程中,学生大胆提问,与老师一起探讨研究,甚至和老师争论,学生和老师之间完全是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在这样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在教师的组织、参与、指导中,学生学得很快乐,在快乐的心境下,学生的创造性必然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创新型教师的素质
1. 具有创新的教育观
传统的教育观点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学生学。老师讲的是真理,学生要无条件地接受真理。如今要转变教育观念,要教会学生的是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些老师觉得不知所措了,甚至一些中老年教师有一种被淘汰的感觉。因此我认为:
道德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坚信自己是一名成功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对自己说:“我能教好我的学生,能够培养出创新型的优秀人才!”相信自己,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这是成功的第一步。
其次,要相信学生。学生是活生生的人,陶行知老先生说:“人人都是创造之人。”因此,每个学生身上都会有创新精神的火花闪现,这火花需要我们去保护,去点燃。
记得我校老师在讲长方形的四个角都相等这部分知识时,让学生动手验证这个结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拿出三角板去量每一个角。这时老师发现有个学生是把长方形纸对折两次,使四个角完全重合,很快就验证出了结论。老师马上表扬他是第一个完成的。当同学们都验证完后,老师让这个学生说说他的想法,并表扬:“你的方法很好,你真聪明!同学们用量的方法可以得出结论,相比较之下,用对折的方法既简单又快,希望大家今后多动脑筋,想出最好、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老师的一番话,既表扬了有创新的那位同学,又鼓励了全班同学。
第三,除了要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要制造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在讲分数应用题的时候,曾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丢番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数学家,可是他的生平却没有人知道,人们只能从他的碑文中大致推算他的年龄。他的碑文是这样写的:“他的生命的1/6是幸福童年,再活了生命的1/2,他长出了密密的胡须,又过了生命的1/7,他结婚了。5年后,他得了头胎儿子,可是儿子只活了父亲生命的一半。儿子死后,老人在悲痛中又活了4年也与世长辞了。”同学们被这个生动而悲惨的故事吸引了。当我问:“同学们,你们能告诉世人,这位伟大的数学家活了多大岁数吗?”“能!”一种激动的感情油然而发,孩子们纷纷表示一定能算出丢番都爷爷的年龄。很快,同学们就画线段图,用算术的方法得出:
(5+4)÷(1-1/6-1-1/12-1/7-1/2)=84(岁)
我说:“很好,你们算对了!如果五年级的同学也想知道丢番都爷爷的年龄,可他们没有学过分数应用题,怎么办呢?”同学们又一次陷入了沉思。不一会,一个小组发表意见了:“从碑文上看,丢番都爷爷的年龄一定是6、7、12的公倍数,而人的生命一般都在100岁以内,所以我们认为,丢番都爷爷应该是84岁。”这个同学的发言立刻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