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优秀3篇) .pdf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优秀3篇)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
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2、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原因的分析,以及秦王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
化,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通过对材料和相关史实的研究学习,培养史料实证的能力。
2、通过数字故事,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帮助理解历史事件。
3、通过合作探究重难点问题,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秦朝的暴政是导致秦末农民大起义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陈胜吴广
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光辉。理解得“
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秦末农民大起义。
难点:
1、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原因。
2、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一秦的暴政
精读课文,自主学习:(要求:看课本47~48页一目秦的暴政“”及相关史事,完成问题。)
1秦暴政的表现(简练的词句概括)
2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略)
小结:秦朝的暴政表现在:1赋税沉重
2徭役兵役繁重
3刑法严苛
4二世更残暴
过渡:秦朝残暴统治下,如果你是秦朝老百姓,你打算怎么办?
过渡: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秦二世时,我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
了。
二、陈胜。吴广起义
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七年级上历史复习教案篇二
4、远古的传说
①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十分有名。南方蚩尤部落力量很大。
②炎帝姓姜,制作耒耜,教民耕种被称为神农,还发明了陶器。尝百草发现治病的药
物。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创制历法,发明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发明了铜器和车船。
③黄炎联盟构成华夏族的主干。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祖先。
④尧,舜,禹相继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是经过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实现的,这一制度
称为禅让。
⑤大禹治水过程中,亲自参加,三过家门而不如
夏朝和商朝
①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夏朝是我国的一个王朝。
②禹死后,他的儿子继承了位子,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朝的建立标志我
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③约公元前1600年,商的首领成汤发动推翻夏朝的战争。大战与鸣条。成汤建立了商
朝。
④约公元前一三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了殷(今河南安阳西北)从此,商朝的都
城稳定下来了。
⑤商朝的势力范围:东至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抵长江流域,北达辽河一带。
⊙商朝经济比夏朝有很大发展的表现:А农业生产规模一相当大,种植的农作物有粟,黍,
稻,麦等。В畜牧业发达,饲养六畜,祭祀用几百甚至上千头家畜。⊙青铜冶铸,玉器制
作和酿酒等手工业很发达。D商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交易是用海贝,骨贝,玉贝和铜贝等
作货币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范文:春秋战国的纷争篇三
教学目标
1、借助乡土历史——齐国历史的独特魅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历史并
不遥远,历史就在身边,培养学生主动探讨,善于搜集处理信息的方法,通过问题导学,启
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各国不
断改革,是国富兵强的根本。
2、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
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齐、晋称霸。齐、争霸体现了大国争霸的政治、军事特点。两国都通
过改革实现了富国强兵,齐国凭借政治威势,晋国凭借军事胜利,都取得了霸主的地位。由
此,改革与强国的关系,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的互动影响,对于理解和把握春秋战国的朝代
特征,有重要意义。
2、本课的难点是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
进攻等表述中,就隐含着历史走向统一趋势的意思,要指导学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