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原理32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导学案.doc

发布:2017-04-23约1.16万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第PAGE 7页 第2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盐类的水解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电离平衡常数的含义,能说明温度、浓度、外加物质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2、知道盐类水解的原理,能说明温度、浓度、外加酸碱对水解平衡的影响,了解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第一课时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研究对象:弱电解质 常见弱电解质 电离平衡: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生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的建立可用下图表示如下: 例如CH3COOHCH3COO— + H+ (2)电离平衡状态的特征 逆:可逆过程、 动:动态平衡 等:v电离=v结合、 定:条件一定时各组分浓度一定;变:条件改变时平衡会移动。 2、电离平衡常数: (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达到 时, 电离形成的各种离子的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的浓度之比是一个 ,这个常数称为电离平衡常数,简称电离常数。 (2) 表达式: 弱酸在水中的电离常数通常用 表示。例如:CH3COOH≒CH3COO-+H+ 弱碱在水中的电离常数通常用 表示。例如:NH3·H2O≒NH4++OH - (3)意义:电离平衡常数表征了弱电解质的 能力,根据相同温度下电离常数的大小,可以判断弱电解质 电离能力的 。 例:Ka1(HCN)=6.2 × 10-10mol·L-l Ka2(CH3COOH)=1.7 ×10-5mol·L-1 Ka3(HF)=6.8 × 10-4 mol·L-1 则这三种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4)影响电离平衡常数的因素:温度 电离平衡常数服从化学平衡常数的一般规律,它受 影响,与溶液的 无关。 一定时,弱电解质具有确定的 。 (5)多元弱酸、弱碱电离的特点 ①只在水溶液中电离,在熔融状态不电离(全部是共价化合物) ②电离是可逆的,且电离的趋势很小 ③电离分步(分级)进行,如写出H3P04(三元中强酸,弱电解质)的电离情况——电离方程式和电离常数: 第一步(级)电离:H3P04 Ka1= 第二步(级)电离:H2P04- Ka2= 第三步(级)电离:HP042- Ka3= ④各级电离的难易程度不同,电离级数越大电离越 ,各级电离常数逐渐减小且相差很大,溶液的酸、碱性主要由第一步电离的结果所决定。 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弱电解质在水中达到电离平衡时电离程度的大小。 (2)外因——无论电离平衡如何移动,只要温度不变,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就不变 ①温度: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促进电离,电离平衡 移,溶液中离子浓度 ,溶液的导电性 。 ②浓度:增大弱电解质的浓度,电离平衡 移,但电离度 ;溶液中离子浓度 ,溶液的导电性 。加水稀释,电离平衡 移,电离度 ;溶液中离子浓度 ,溶液的导电性 。 ③同离子效应:加入含有与弱电解质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使电离平衡 移,溶液中离子浓度 , 溶液的导电性 。 ④化学反应:加入能够与弱电解质产生的离子发生反应的某种物质,使电离平衡 移,电离程度 。 4、 电离度: α=已电离的溶质分子数/原始溶质分子总数 × 100% 注意:①同温同浓度,不同的电解质的电离度不同 ②同一弱电解质,在不同浓度的水溶液中,电离度不同;溶液越稀,电离度越大。 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外因:(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1)温度:升高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