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心理咨询三级诊断培训课件.ppt

发布:2018-09-25约6.04千字共6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求助者的成长史资料 1.婴幼儿期 2.童年生活 3.少年期生活 4.青年期 5.个人成长中的重大转化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 *三,目前的精神、身体和社会交往状况 1.精神状态 1)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 2)情绪、情感表现 3)意志行为(自控力、言行一致) 4)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 2.身体状态 1)有无躯体异常感觉 2)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 3.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 1)工作动机和考勤状态 2)社会交往,接触是否良好 四,判断资料来源的可靠性,并予以说明 五,按资料的性质进行分类整理。见书P18图 第五单元:了解既往史 一、了解当时医生的诊断、用的药物 二、分析当时去医院哪些是躯体层面的,哪些是心理层面的 三、求助者过去经历过心理咨询,很可能由于效果不好而来,而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有可能就是诊断不正确 四、有的求助者原来确实患有精神疾病,但是这次并非为此而来。 五、有的求助者经过遗忘的心理咨询之后,问题非但没有解决还变得更加严重 第二节:初步诊断 第一单元: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 1、分类 2、对比分析 3、找关键点 例子:技能书P23 课程设置 考前冲刺复习要点 心理诊断要点 神经症 答题模板的再次牢记 一般、严重心理问题 复习时间 复习方法 复习原理 复习材料 疾病谱系的掌握 诊断流程的掌握 诊断流程 诊断标准 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 如何诊断 如何鉴别 模板顺序 常见问答题梳理 牢记高频题目 第二单元:形成初步印象,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 第三单元:确定是否属于健康心理咨询工作范围 心理正常与心理不正常的图解 理解心理正常中心理不健康所包含的内容:  1、一般心理问题  2、严重心理问题,含部分可疑神经症 一、病与非病三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的原则 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 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二、求医行为判断心理问题性质 1、强烈主动求医。 2、无求医欲望。 三、通过自知力程度分析 1、神经症——存在自知力 2、精神病——无自知力 四、不属于心理咨询问题的处理: 咨询师自知之明,不能包揽一切! 神经症(基础P319-320) 许又新教授在《神经症》一书中提出了神经症临床评定的方法。神经症是持久地心理冲突,当事人能觉察到这种冲突并感到痛苦,影响其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但没有器质性病变做基础。 1、神经症的临床评定方法 关键在于深入了解病人的心理,弄清楚心理冲突的性质。 从现象或事实的角度来说,心理冲突有常形与变形之分。 常形与变形 心理冲突的常形有两个特点 ①它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 ②带有明显的道德性质,无论你持什么道德观点,你总可以将冲突的一方视为道德的,而另一方视为不道德的 心理冲突的变形的两个特点 ①是它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或者它涉及的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一般人认为简直不值得为它操心,不懂精神病学的人感到难以理解,很容易解决的问题为什么病人却解决不了。 ②是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 (1)病程:不到3个月为短程,评1分。3个月到一年为中程,评2分。一年以上为长程,评3分。 (2)精神痛苦的程度: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1分。中度者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须靠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2分。重度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评3分。 (3)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或者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1分。中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2分。重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3分。 如果总分为3,可以认为不够诊断为神经症。如果总分不小于6,神经症的诊断是可以成立的。4-5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 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才行,评定涉及的时间太短是不可靠的。 第四单元:一般心理问题 一般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诊断六步骤: 1、器质性病变 2、正常与异常 3、内心冲突类型与神经症鉴别 4、分析情绪是否泛化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 5、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6、完成初步诊断 基础:P333 诊断四要素: 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冲突是常形的,病因此体验到不良情绪 2、不良情绪不间断持续一个月 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的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4、自始至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