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三级诊断技能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个人成长、发展中的问题(经受的挫折和不良行为) 现实生活状况 婚姻状况 人际关系中的问题 身体方面的主观感觉(主观症状) 情绪体验、生活态度 其他 对谈话内容归类: 不要小看这些内容,这是具体化的表现,有可 能提供问题的线索。 * 摄入性会谈 —— 工作程序: 非经求助者 同意,不能录音录像 当场做记录注意以下原则: 注意力集中在来访者身上而非记录上。 不要用任何方式盖住你的记录本。 不要把自己对来访者的看法记在记录本上 对会谈内容 归类 结束会谈时 重申保密原则 —— 如何满足家长的需要 预约下次继续摄入性会谈 预约下次制定咨询方案 发现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转诊 如发现不是自己的专长,也可建议转介 结束语,视情况而定 会谈结束 * 相关知识: 会谈法简介(有目的的交谈) 会谈法:是一种有目的的交谈 一、会谈中听比说更重要 怎样让来访者感到你是在倾听? 怎样加强倾听 — 深刻的同情心 科学的好奇心 * 二、非评判性态度 - 理解 “ 理解 ” 是态度中最中性化的和非评判性的,它 可以使求助者得到知己,但并非是支持者或反对者。 从心理学角度理解, “ 理解 ” 只说明对他的行 为或情绪发生的规律或必然性有了肯定的看法,而 对其社会效应和其他后果仍是一种保留态度。 理解让来访者感到你是他的知己 “ 理解 ” 既不破坏会谈气氛,又对后来的帮助指 导留有余地。 * 三、对会谈内容进行区分和鉴别 区别情绪干扰的程度 激情状态常常是不理智的。 区分情绪(或想法)与行为 情绪是一切心理活动的背景,并影响其行为和生理活动。 鉴别会谈内容的真伪 鉴别症状的真实原因 让求助者把对诊断和咨询起关键作用的问题具体化,是区别问题真假轻重的关键,也是进行诊断治疗的重要步骤。 * 四、会谈法的种类 摄入性会谈: 了解背景资料、健康状况、工作状况和家庭状况等等;了解当前感受、状态、咨询动机和期望。 鉴别性会谈: 通过交谈和观察确定使用什么测验和鉴别措施; 治疗性会谈: 针对心理和行为问题所进行的谈话,这类谈话往往是心理治疗的一种。 咨询性会谈: 针对健康人的某些问题。 危机干预性会谈: 当求助者发生意外时,心理咨询师用会谈法给以帮助的情况,都列入这一类会谈。 * 五、背景资料采集法 桑德伯格的会谈提纲 ( 1 )身份资料 ( 2 )来就诊的原因和期望 ( 3 )现在及近期的状况 ( 4 )对家庭的看法 ( 5 )早年回忆 ( 6 )出生和成长 ( 7 )健康及身体状况 ( 8 )教育及培训 ( 9 )工作记录 ( 10 )娱乐 ( 11 )性欲的发展 ( 12 )婚姻及家庭资料 ( 13 )社会基础 ( 14 )自我描述 ( 15 )生活的转折点和选择 ( 16 )对未来的看法 ( 17 )求助者附加的任何材料 * 六、马隆和沃德了解求助者的工作提纲 外表和行为 交谈过程中的语言特点 思维内容 认知过程及功能 情绪、心境 灵感与判断 * 避免不恰当的提问带来的不良效果: 造成倚赖, 责任转移, 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产生不准确的信息, 因被“审问”而产生防卫心理, 提问过多影响交谈中心的概括与说明. 七、怎样提问:尽量使用开放式的提问 * 不恰当的方式 消极作用 改变问法 “为什么” 暗示求助者是错误的 怎样?什么? 多重选择性提问 获得的信息受限制 去掉选择部分 多重提问 使求助者不知所措 只提一个问题 修饰性反问 使会谈陷入僵局 不使用 责备性问题 产生威胁感引起防卫 严加杜绝 解释性问题 限制求助者探索 不使用 * 可接受: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 有效: 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 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 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 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 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 积极: 对改变患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 八、会谈内容的选择 * 1.态度必须中性(语言与非语言表达的信息要一致) 2.提问中避免失误 3.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讲题外话。 4.不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 5.摄入性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 注意事项 nanshiquxinxie 南市区心理咨询协会 * 三级心理诊断技能 * 如何看待心理诊断 应考 操作性 * 如何看待心理诊断 决定心理咨询成功的五要素 良好的咨询关系 正确的诊断 必要的知识 有的放矢的方法 遵守规则和职业道德 * 关于心理诊断的思考 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前两个与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