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传输效率比较高-吉林大学.PPT

发布:2018-06-05约7.01千字共4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虚电路的重连接 说明: 1)终端B到D的虚电路上节点2和节点5之间线路故障, 节点2和节点5都能够检测到故障,沿原来的虚电路发“清除”指示分组,要求重新建立连接。 2)原节点1收到清除指示分组后,重新使用原虚电路的目的地址。发送呼叫请求分组,建立新的虚电路。 1. 分组长度与延迟时间 4.4.4 分组长度的选取 设分组长度为Lbit,其中hbit为分组头长,数据长度为xbit, 分组交换机发送一个分组的时间为 式中,L为分组长度(bit); c为输出线路的传输能力,也是交换机的吞吐量(bit/s); n为分组到达率,即每秒到达的分组数。 分组长度越长,交换过程中的延迟时间越大。 不同n,c情况下,分组长度与延迟时间的关系 2. 分组长度与交换机费用 交换机费用是存储器费用和分组处理费用之和。考虑交换机费用时的最佳分组长度应是交换机费用曲线最低点所对应的分组长度。 分组交换机费用包括两部分:存储器费用和分组处理费用。 图4-11 分组长度与交换机费用的关系 分组越长 存储器越高 分组越长 分组处理费用越低 3. 分组长度与误码率 最佳分组长度Lopt与误码率Pe的关系为 最佳分组长度Lopt与误码率Pe成反比。 4. 分组长度与正确传输数据信息的信道利用率 最高信道利用率为 最佳分组长度与最高的正确传输数据信息的信道利用率成正比。 CCITT(ITU-T)规定:分组长度以16-4096字节之间的2n字节为标准分组长度,如32、64、128、256、512和1024个字节。 一般选用128字节,不超过256字节(不包括分组头)。分组头长度为3-10字节。 例:假设有一分组交换网, Pe=10-4,分组最佳长度为256字节,试问分组中的分组头长度为多少字节? 4.5 帧方式 4.5.1 帧方式的概念 帧方式是一种快速分组交换,是分组交换的升级技术。具体地说,帧方式是在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上使用简化的方式传送和交换数据单元的一种方式。由于在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元一般称作帧,故称为帧方式。 帧方式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简化了分组交换网中分组交换机的功能,从而降低了传输时延,节省了开销,提高了信息传输效率。 4.5.2 帧方式的类型 帧方式包括帧交换和帧中继两种类型。 分组交换机具有差错检测和纠错、流量控制、分组级逻辑信道复用等功能。 帧中继交换机只进行差错检测,但不纠错(检测出错误帧便将其丢掉),而且省去了流量控制、分组级的逻辑信道复用等功能。纠错、流量控制等功能由终端去完成。 帧交换和帧中继的区别在于帧交换保留了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功能,但不支持分组级的复用,这一点与分组交换不同。 帧中继比帧交换的功能更加简化,传输效率也就更高,所以目前广泛应用的是帧中继。 4.6 几种交换方式的比较 表4-1 4种交换方式的比较 方式 项 性 目 能 电路交换 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 帧中继 网络时延 可靠性 统计时分复用 突发业务适用性 电路利用率 异种终端相互通信 实时性会话业务 开销 最小 一般 不是 无 低 不可以 适用 最小 大 较高 是 较好 高 可以 不适用 大 较小 高 是 好 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