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二讲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doc

发布:2017-04-05约1.32万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二讲 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 基础梳理 1.等比数列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设等比数列{an}的首项为a1,公比为q,则它的通项an=a1·qn-1. 3.等比中项 若G2=a·b(ab≠0),那么G叫做a与b的等比中项. 4.等比数列的常用性质 (1)通项公式的推广:an=am·qn-m,(n,m∈N+). (2)若{an}为等比数列,且k+l=m+n(k,l,m,n∈N+),则ak·al=am·an. (3)若{an},{bn}(项数相同)是等比数列,则{λan}(λ≠0),\f(1an)),{a2n},{an·bn},\f(anbn))仍是等比数列. (4)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则Sn,S2n-Sn,S3n-S2n仍成等比数列,其公比为qn. 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q≠0),其前n项和为Sn, 当q=1时,Sn=na1; 当q≠1时,Sn=a1?1-qn?1-q=a1-anq1-q. 一个推导 利用错位相减法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Sn=a1+a1q+a1q2+…+a1qn-1, 同乘q得:qSn=a1q+a1q2+a1q3+…+a1qn, 两式相减得(1-q)Sn=a1-a1qn,∴Sn=a1?1-qn?1-q(q≠1). 两个防范 (1)由an+1=qan,q≠0并不能立即断言{an}为等比数列,还要验证a1≠0. (2)在运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必须注意对q=1与q≠1分类讨论,防止因忽略q=1这一特殊情形导致解题失误. 三种方法 等比数列的判断方法有: (1)定义法:若an+1an=q(q为非零常数)或anan-1=q(q为非零常数且n≥2且n∈N*),则{an}是等比数列. (2)中项公式法:在数列{an}中,an≠0且a2n+1=an·an+2(n∈N*),则数列{an}是等比数列. (3)通项公式法:若数列通项公式可写成an=c·qn(c,q均是不为0的常数,n∈N*),则{an}是等比数列. 注:前两种方法也可用来证明一个数列为等比数列. 双基自测 1.在等比数列{an}中,如果公比q<1,那么等比数列{an}是 . A.递增数列 B.递减数列 C.常数列 D.无法确定数列的增减性 2.已知{an}是等比数列,a2=2,a5=14,则公比q等于 . 3.在等比数列{an}中,a4=4,则a2·a6等于 . 4.设Sn为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8a2+a5=0,则S5S2= . 5.等差数列{an}前9项的和等于前4项的和.若a1=1,ak+a4=0,则k=________. 考向一 等比数列基本量的计算 【例1】?设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a2=6,6a1+a3=30.求an和Sn. 等比数列基本量的运算是等比数列中的一类基本问题,数列中有五个量a1,n,q,an,Sn一般可以“知三求二”,通过列方程(组)可迎刃而解. 【训练1】 等比数列{an}满足:a1+a6=11,a3·a4=329,且公比q∈(0,1).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若该数列前n项和Sn=21,求n的值. 考向二 等比数列的判定或证明 【例2】?已知数列{an}满足a1=1,a2=2,an+2=an+an+12,n∈N*. (1)令bn=an+1-an,证明:{bn}是等比数列; (2)求{an}的通项公式. 证明一个数列为等比数列常用定义法与等比中项法,其他方法只用于选择、填空题中的判定;若证明某数列不是等比数列,则只要证明存在连续三项不成等比数列即可. 考向三 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应用 【例3】?已知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为2,其后2n项的和为12,求再后面3n项的和. 本题利用了等比数列的性质中的第4条,其和Sn,S2n-Sn,S3n-S2n成等比数列,若把数列{an}平均分成若干组,其积也为等比数列. 【训练3】在等比数列{an}中,若a1=12,a4=-4,则公比q=________;|a1|+|a2|+…+|an|=________. 考向四 等差与等比数列的综合性问题 【例4】?成等差数列的三个正数的和等于15,并且这三个数分别加上2、5、13后成为等比数列{bn}中的b3、b4、b5. (1)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 (2)数列{bn}的前n项和为Sn,求证:数列Sn+\f(54))是等比数列. 关于等差(比)数列的基本运算,其实质就是解方程或方程组,需要认真计算,灵活处理已知条件.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