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4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1.1.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一)教案.doc

发布:2018-03-11约2.87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一数学《1.1.2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1)》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3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背景 算法是新课标教材新增加的内容,从古至今算法思想都能在解决问题中得到体现,他不仅是数学及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技术的重要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算法思想已成为数学素养的一部分。所以学习算法是非常必要的。 2 本节课的地位及作用 这部分的学习一方面与后面的循环结构共同构成结构的三种结构, 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学习算法语句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重点难点 重点: 程序框图的基本概念、基本图形符号、顺序结构和条件结构的特点 难点: 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正确地画出程序框图 三 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掌握程序框图的概念及基本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名称及相应的功能;会用通用的图形符号表示算法,掌握算法的顺序结构和条件结构. 2能力目标 使学生体会算法思想的同时,发展有条理的思考表达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体验算法表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认识到计算机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各有力工具,进一步提高探索、认识世界的能力。 四 学情分析 算法这部分的使用性很强,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虽然是新引入的章节,但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五 教法分析 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论证、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设计 1创设情景 算法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但为了使算法的程序或步骤表达得更为直观,我们更经常地 用图形方式来表示它. 2新课介绍 (一)程序框图 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 下表列出了几个基本的程序框、流程线和它们表示的功能 名称 功能 终端框(起止框) 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 输入、输出框 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 处理框 赋值、计算 判断框 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在出口处标明“是”或“Y”;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 流程线 连接程序框 概念说明: (1)起止框图: 起止框是任何流程图都不可缺少的,它表明程序的开始和结束, 所以一个完整的流程图的首末两端必须是起止框. (2)输入、输出框: 表示数据的输入或结果的输出,它可用在算法中的任何需要 输入、输出的位置. (3)处理框: 它是采用来赋值、执行计算语句、传送运算结果的图形符号. (4)判断框: 判断框一般有一个入口和两个出口,有时也有多个出口,它是惟一 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口的符号,在只有两个出口的情形中,通常都分成“是”与“否” (也可用“Y”与“N”)两个分支. (二)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注:在我们描述算法或画程序框图时,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结构,事实证明,无论如何复 杂的问题,我们在设计它们的算法时,只需用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这三种基本 逻辑就可以了,因此我们必须掌握并正确地运用这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1)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 它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 顺序结构可以用程序框图表示为: 顺序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将程序框 自上而下地连接起来,按顺序执行算法步骤。如在示 意图中,步骤n和步骤n+1是依次执行的,只有在执 行完步骤n指定的操作后,才能接着执行步骤n+1 所指定的操作 例1 已知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分别为、、,利用海伦—秦九韶公式设计一个 计算三角形面积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表示. 算法分析:只需先算出p的值,再将它代入公式,最后输出结果,因此只用顺序结构就能 表达出算法. 算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 第二步:计算. 第三步:计算. 第四步:输出. 程序框图: 变式练习: 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上底为,下底为,高为的梯形的面积.设计出该问题 的算法及程序框图. 解:算法如下: 相应的程序框图为: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输出. (2)条件结构 一些简单的算法可以用顺序结构来表示,但是这种结构无法对描述对象进行逻辑判断, 并根据判断结果进行不同的处理.因此,需要有另一种逻辑结构来处理这类问题,这种 结构叫做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