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复习课).doc

发布:2016-01-18约5.7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复习课) 【历史线索】 睁眼看世界(鸦片战争后) 学习西方的武器、军事技术 ↓ 洋务思想(19世纪60——90年代) 维新思想(19世纪末)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 共和思想(20世纪初) 学习西方的文化:新文化运动(1915年起) ↓ 中国人民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后期;五四运动后) 【基础过关】 睁眼看世界: 1.历史背景:鸦片战争前后的国内国际危机。 2..林则徐:是中国近代“ ”,著有《 》。 3.魏源:著有《 》,提出“ ”的主张。 4.影响: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洋务思想: 1.指导思想:“ ”,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用 。 2.洋务派李鸿章等提出的口号是“ ”。创办了近代 、 工业 ;还兴办了近代 和新式 。开启了中国 的历程。 3.洋务思想的实践是开展了 。 维新思想: 1.兴起的背景 。 2.主要人物及主张: 康有为:著有《 》,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中国 相结合,主张在中国实行 。 梁启超:著有《 》,宣传维新变法的必须性。 严复:翻译《 》,用进化论观点宣传变法。还批判 。 3.实践:开展了 运动。 4.维新变法运动的历史意义: , , 。 共和思想:(专题四 三民主义) 新文化运动: 1.直接原因:是 。 2.性质:是 。 3.开始的标志是 。 4.前期的指导思想是 、 后期主要宣传 。 运动的中心在 。 5.主要人物及贡献 陈独秀 : , , , 。 李大钊: , , 。 在文学改良和文学革命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 , 。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办学思想是“ 、 ” 。 6.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 ; 。 7.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