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孺子牛来历”等9则.doc

发布:2018-06-05约2.64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孺子牛来历”等9则   《左传?哀公六年》载:“鲍予曰: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这里“孺子”,乃是春秋时齐景公幼子的名字。史载齐景公非常宠爱孺子。有一次,他在后宫逗孺子玩耍,自己竞趴在地上,口衔绳子,让孺子当牛骑。孺子正在玩得高兴,一不小心从“牛”背上跌了下来,那绳子一下子把齐景公的牙齿给折断了。显然,当年的“孺子牛”是指齐景公及他对孺子的宠爱。鲁迅先生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将其点化,目的是为了用来表达自己对人民大众的无限忠诚。      最早的窑洞民居建筑群      中国考古学家在陕西发现了目前已知最早的窑洞式民居建筑群。这个规模庞大的远古建筑群显示,古人居住窑洞的历史可以上溯到5500年前;建筑群中的私有陶窑则表明那时已出现财产私有观念。陕西高陵县杨官寨遗址现存面积约80万平方米。自2004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其中的1.6万平方米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在其南区,发现了一组窑洞式建筑遗址共17座,属于距夸约5500年的仰韶时代半坡四期的文化遗存。考古队还在杨官寨遗址的北区发现了更早的庙底沟文化时期(公元前4000年到前3500年)一处大型人类聚居地,它被一道长约1945米的壕沟围绕着,面积达24.5万平方米,大约相当于40个标准足球场。考古学家推测,杨官寨遗址极有可能是一处中心聚落,甚至会是、一座原始城市的遗址。这些原始城市遗迹或许暗示中华文明的一个源头,这对揭开中华文明形成和早期发展的远古谜团也许有所帮助。      古代女教师      封建时代讲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妇女得不到和男子相同的受教育机会。只有少数例外者因种种机缘而成为德才兼备、名震一方的学者,乃至于一代师表。第一个收徒授业的女教师是东汉的班昭。班昭的父亲班彪、兄长班固毕生致力于整理西汉历史,编写《汉书》,但未能完成而先后去世。班昭继承父兄遗业,最后完成此历史巨著。许多公卿大臣常向她求教,汉和帝多次召她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号曰‘大家’”。南北朝十六国时,前秦的国君符坚兴办学校,设置博士教授儒学经典,但其中《周礼》缺教席。有人向符坚推荐说:太常官韦逞的母亲宋氏,其娘家世代传习《周礼》,必能为师传授。于是符坚下令,在宋氏家中开设讲堂,选送学生120人,随宋氏“隔绛帏而授业”。宋氏便成为我国古代第一位政府官学的女教师,并被封为“宣文君”以示褒奖。      走西口的由来      走西口,是走西口外的简称,也说走口外。口外,说的是绥远地区。西口外,说的是绥远西部即包括后套在内的历史上的鄂尔多斯地区。走西口和走口外二者微有区别,前者有具体明确的去处,后者则泛指整个绥远。在当年,走口外也叫上口外、出口外,山西晋西北、晋北、雁北和陕北各县的人都持此说,口径较为统一,而走西口的说法最初只流传在晋陕蒙交界的地方,且既说走西口,也说走口外。据调查,走西口的说法源自山西河曲、陕西府谷。      “熊猫外交”已有千年历史      专家考证,中国的“熊猫外交”已有上千年历史。据日本史料记载,早在公元685年,武则天就曾送给日本天武天皇两只熊猫和70张毛皮。大熊猫真正作为最高规格国礼发轫于1941年,当时,宋氏姐妹向美国赠送一对大熊猫以示对其救济中国难民的谢意。到20世纪70年代,大熊猫被中国送往世界各地,“熊猫外交”达到高峰。      “牛饮”古轶闻      “牛饮”,豪饮、狂饮的意思。古代“牛饮”还形容饮酒者饮啜时呈现如同牛的饮水体态。文献记载,夏朝末代君主桀曾下令酿制大量的酒,注满巨大的酒池。他命令召集三千人,围在酒池边,弯腰俯身,当听见第一声击鼓声时,三千人须同时饮啜酒池中的酒。此时,他登在高处,观看众人饮酒体态而供他荒诞作乐。西汉韩婴曾在《韩诗外传》里记述:“桀为酒池,可以运舟,糟丘足以望十里,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      我国首次发现以“明堂”为轴心墓穴      考古学家最近在山西省发现48座不同时期的墓葬,其中最为重要的发现是汾阳市东龙观村西北的宋、金、元家族墓地。这些墓地选择“明堂”作为轴心,在新中国考古史上尚属首次发现。考古学家认为,明堂是墓地中心的一个标志物,“天子为皇堂,大夫为享堂,庶人为明堂”。在以前的考古发现中,“或者只发现明堂,没有发现墓,无法确定墓与墓之间的关系;或者只发现墓,墓里有‘买地券’――生活中地契的翻版,而没有发现明堂”。此次发现的墓葬及附属的“明堂”对研究山西宋、金、元墓葬制度、葬俗(“明堂”之制)、瓷器的流通和民窑瓷器都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选择“明堂”作为墓地的轴心这一做法,在新中国考古史上是第一次。东龙观段宋、金、元墓地地处吕梁山东侧薛公岭的山前缓坡地带,共发掘古墓葬27座,发掘面积1196平方米。经初步研究,这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