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第五章 地理课堂教学变化的技能.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6
第五章? 地理课堂教学变化的技能
?
从一种形态转换到另一种形态谓之变化。把变化用在地理教学之中,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丰富多彩,是地理教师经常运用的技能。
所谓变化技能,是教师运用变化教学媒体,变化师生相互作用的形式,以及变化对学生的刺激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减轻学生的疲劳,维持正常的学习秩序的一类教学行为。“文似看山不喜平”,教学和写文章一样,不能平平淡淡,那样会让人索然无味。一个有经验的教师,能够运用变化技能,通过语言的、情感的、教态的、媒体的变化,随时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整和控制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这是顺利进行教学,完成教学目的的基础。
第一节? 变化技能的功能
?
1.唤起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运用变化技能,可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把学生??注意力始终集中到教学上来,使其完全沉浸于教学的意境之中。
2.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变化教学方式,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总是在高涨激动的情绪中,全神贯注地学习和思考。教师运用变化的技能,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热情,活跃教学气氛,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
3.在不同的认知水平层次上为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
学生的智力是有差别的,只有承认学生的认知差别,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才能在不同层次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充分利用多种传输通道传递信息
学生是通过自身的感官来获取信息的。在教学中只有适时、适当地选择和利用各种信息传输通道,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不同感官,才能有效地、全面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
第二节? 变化技能的分类
?
地理教学中的变化技能大体可以分为语言的变化、教态的变化、教学媒体的变化。师生交流方式的变化和教学情境的变化五种类型。
1.语言的变化
语言的变化包括语调的高低变化、音量的大小变化、语速的快慢变化及其语言的节奏变化等。语言的变化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教师的讲解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或趣味性,使教学重点更加突出。也可以使不注意听讲或影响别人听讲的学生,尽快扭转视线,安静下来。
为了让学生安静下来,或在重要和关键的问题上抓住学生,有经验和无经验的教师往往在语言变化的处理上是大不相同的。我们在课堂上有时能听到教师这样说:“请同学们安静下来!”“不要再讲话了!”“现在注意听讲!”“请同学们不要再动了!”等等。这些话往往不仅不能让教室安静下来,相反还会打乱学生听课的思路,转移注意力,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甚至会降低教师的威信。有经验的教师则是利用语言的变化吸引学生,例如,利用语调的高低变化,控制音量的大小,调整语速的快慢或突然停顿等,创造一种新的学习气氛,来调动或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同授课教师的思路保持一致。
语调的高低变化是指讲话时,声音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由教学内容来决定的。
音量是指讲话时声音的大小。音量的大小需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室环境的状况而变化。当所要讲述的内容需要提醒学生注意时,可将音量提高,当叙述一般的内容时,可将音量适当减小。当某种外界环境干扰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正常听讲时,可将音量适当增大,以便引起学生的注意,使讲课能正常进行。
语速的快慢变化很重要。在正常的情况下,教师讲课的速度应保持在200字/分左右。但在特殊情况下,教师应把讲课的速度放慢或加快,以便引起学生的注意,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向学生提出某一问题时,教师就应该以较慢的速度把问题说出,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听清楚教师问的是什么,当教师进一步说出“这是为什么”几个字时,则应更慢。这样可以让每一名学生都进入思考状态。
教师在讲课时,除了注意语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和语速的快慢变化以外,还要注意讲课的节奏。特别是语音的长短变化和语句间的停顿。也就是说,讲话要有张有驰。尤其是在难点比较集中的课上,语句间的停顿非常必要。这种停顿变化的刺激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并给学生以思考的余地,可使学生在平静的气氛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以上简单讲了运用语言时语调、音量、语速和停顿的变化。教师在讲课时正确运用这些变化,会使语言简洁、流畅、生动而有特色。只有具有特色的语言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2.教态的变化
教态的变化是指教师的表情、动作、身体姿态以及身体移动等方面的变化。它是教师在运用口语进行教学时情感的自然流露,是有声语言的补充和延伸,是教师教学热情和感染力的外在体现。它可以传递丰富的教学信息,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态变化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就可以实现,因此是地理教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变化方式。
表情的变化主要指教师面部表情的变化。面部表情是情感的流露,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