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二章 代教育.ppt

发布:2017-01-19约1.3万字共9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二章 现代教育发展中的“逆流” 教学重点:了解德意美法西斯教育特点 分析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电影。 提纲 第一节 德国——纳粹教育 第二节 意大利——法西斯教育 第三节 日本——军国主义教育 第一节 德国——纳粹教育 一 魏玛共和国(1919年-1933年)教育改革 二 纳粹专政时期的发展崩溃阶段 一 魏玛共和国(1919年-1933年) (一)一战后《凡尔赛和约》签订 (二)魏玛共和国时期教育教学改革 (三)负面的教育措施 《凡尔赛合约》的耻辱 《凡尔赛条约》的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 德国共需赔偿2260亿马克(约合113亿英镑)且以黄金支付,后减至1320亿帝国马克。 一般认为这笔沉重的赔偿给德国经济戴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锁并间接导致了纳粹党在德国的崛起, 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法国,恢复法国在普法战争前的疆界。 北石勒苏益格经过公投,回归丹麦。 承认波兰独立,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归还 。承认卢森堡的独立。 萨尔煤矿区由法国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 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永远不得与它合并。 21条——五四运动-1919年 德国所有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归还在山东的权益给中国;但后来因为二十一条的关系,则转交到日本。 这触发了五四运动,拒签《凡尔赛和约》。中国于1919年宣布与德国的战事结束,并于1921年与德国另签和约。 魏玛共和国(1919年-1933年)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成立。 (二)魏玛共和国时期教育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 1 活动教学 2 兴趣小组 3 徒步旅行制度 4 乡村之家学校运动 (三)负面的教育措施 1 对青年运动的改造 2 对纳粹主义的姑息 3 民族沙文主义的蔓延 民族沙文主义 极端的、不合理的、过分的爱国主义和富有侵略性民族主义。 具体表现为极端好战,把本民族利益看的高于一切,主张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 侵略、扩张、贬低、歧视、排斥、强迫同化其他民族。 二 纳粹专政时期的发展崩溃阶段(1933-1945) (一)希特勒的教育思想和方针 (二)普通学校教育的纳粹化 (三)纳粹人才的专项教育 经济危机——雪上加霜 1929年-1933年大萧条,引起国内的动荡。 希特勒《我的奋斗》 民族复仇主义 种族灭绝政策 “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夺取新的“生存空间”。 消除失业,改善劳动条件,减税。 纳粹党——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 纳粹是德文“Nationalsozialismus”缩写“,意译为“民族社会主义”。 纳粹党: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 自我标榜却与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背道而驰,主张通过对内独裁和对外侵略谋求发展,实质是极端野蛮的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和恐怖主义,必会对人类文明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纳粹党旗党徽 红色象征——社会主义 白色象征——民族主义 ‘卐’字——佛教用语,“功德无量”、“吉祥海云”。 德国纳粹:征争取雅利安人胜利斗争的使命。 教育方针 (二)普通学校教育的纳粹化 (三)纳粹人才的专项教育 希特勒青年团——少年先锋队 这支部队编制为党卫军第12装甲师,士兵均由希特勒青年团志愿者组成。这是一些刚刚离开国防训练营的少年,大多生于1926年,当兵时还不到18岁。?? SS党卫军第12装甲师 婴儿师 他们每人每周要保证能喝到3.5公升的鲜牛奶,“婴儿师”由此得名。此外,发给成年军人的香烟和烟叶,在孩子兵这里变成了糖果和巧克力。这个规定一直执行到1944年3月16日,以后孩子兵们就可以抽烟了。 这些孩子虽然缺乏作战经验,但参战热情远远高于成年人,很多人甚至庆幸自己终于能够和大人们一样上前线作战了。 德国童子军 16到17岁之间 身高条件也为之放宽,由原来规定的1.78米下降为1.70米。 帝国青年局局长阿克斯曼明确表示:“不需要家长的认可。” 童子军——战争的炮灰 1938年大约10万青少年成为纳粹突击队成员。7.8万被编入空军。 以青年团16-18岁团员为骨干的党卫军装甲师,成为战争炮灰。 1945年8月21日,盟军胜利结束了对西线德军的一次包围战,参战刚刚3个月的少年师在此役中全军覆没 第二节 意大利法西斯教育 法西斯主义 意大利法西斯教育的理论基础 意大利法西斯青年运动组织 法西斯主义产生的原因 法西斯主义是西方国家在陷入经济大危机的困境后的产物。 政治、经济和社会动荡的加剧,处境恶化、不满现状的中间阶层的情绪,要求政府寻求新的统治对策以及更为中央集权的经济控制、和准备重新划分世界的战争的需要,促成了法西斯的产生和发展。 法西斯主义 英语:Fascism;意大利语:fascismo) 拉丁文原义是指“捆在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