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docx
第二单元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来自于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的第二单元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本节课将围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助燃性和氧化性进行教学。具体内容包括:
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包括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制法。
2.氧气的助燃性:通过木炭、硫磺、铁丝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其燃烧现象,了解氧气的助燃性。
3.氧气的氧化性:通过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实验,了解氧气的氧化性。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八年级学习了空气的组成,知道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对氧气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此外,学生在之前的实验课中已经学习了如何使用试管、酒精灯等实验仪器,具备了进行氧气制取和实验的基本技能。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科学探究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1.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实验操作能力: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科学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推理得出实验结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助燃性和氧化性。具体包括: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理解并掌握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制法。
-氧气的助燃性:通过实验观察木炭、硫磺、铁丝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理解氧气的助燃性。
-氧气的氧化性:通过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实验,理解氧气的氧化性。
2.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理解并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以及氧气的助燃性和氧化性的实验现象和原理。具体包括: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学生可能对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制法理解不透彻,难以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氧气的助燃性和氧化性:学生可能对木炭、硫磺、铁丝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原理理解不清晰,难以理解氧气的助燃性和氧化性。
为了解决这些难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帮助学生直观地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氧气实验室制法、助燃性和氧化性的理解。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实验现象背后的原理,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思维。
-提供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实验,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讲解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助燃性和氧化性的基本原理,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
-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实践加深对氧气性质的理解。
-讨论法:鼓励学生针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2.教学手段
-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操作步骤、原理讲解和实验现象的图片或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程度。
-教学软件:运用互动式教学软件,如模拟实验软件,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网络资源:引入相关网络资源,如科学知识视频、实验案例等,丰富学生的学习材料,拓宽视野。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单元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空气的组成,我们知道空气中含有大约21%的氧气,那么你们知道氧气在实验室是如何制取的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的性质。
2.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我们先来学习高锰酸钾的制法。请同学们打开教材,查看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步骤。谁能告诉我,制取氧气时,如何判断是否收集满氧气?
(2)接下来,我们学习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制法。请同学们观察实验步骤,思考一下,为什么需要加入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
(3)最后,我们学习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制法。同学们可以尝试分析一下,这种制法与高锰酸钾制法相比,有什么优点?
3.学习氧气的助燃性
(1)现在我们来学习氧气的助燃性。请同学们观察教材中的实验现象,木炭、硫磺在氧气中燃烧时,与在空气中燃烧相比,有什么不同?
(2)同学们可以尝试分析一下,为什么铁丝在氧气中能够剧烈燃烧,而在空气中却不能?
4.学习氧气的氧化性
(1)接下来,我们学习氧气的氧化性。请同学们观察教材中的实验现象,铁丝在氧气中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