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定位误差(△dw): 因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和定位付不准确(原因),用调整法加工一批工件时(条件),引起工序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相对产生的最大变化量(结果),称为定位误差。 ※△dw为工序基准相对工序基准的max变化量 * * 2.5 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 定位包含确定和正确,定位基本原理解决了确定问题,如何解决正确问题,是本节要讨论的主要问题。 1、定位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 (1)举例 如图2.39所示,工件以内孔在心轴上固定单边接触定位,在外圆面上铣平面,保证图示加工要求,试分析加工一批工件时,对工序加工要求H或H1或H2或H3产生的定位误差。 图2.39 定位误差产生分析 O1 轴心;O2 孔心;D 孔min直径;△D 孔公差; d 轴max直径;△d 轴公差; R 、△R工件外圆半径、公差 图2.40(a) H1定位误差产生分析 ※A是工序基准上极位点、A2是工序基准下极位点 分析:本工序加工要求有:H或H1或H2或H3。 ①对H1:为上下方向,定位基准是O2,工序基准是A。 1)当d=D时(工件定位基面与定位元件工作表面重合,称定位付准确),最小配合间隙为0,O1与O2重合: 当工序尺寸为H1时,工序基准A与定位基准O2不重合,△R直接影响H1 ; 当工序尺寸为H时,工序基准O2与定位基准O2重合,无这项误差; 基准不重合误差(△jb): 因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原因),用调整法加工一批工件时(条件) ,引起工序基准相对定位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产生的最大变化量 (结果),称为基准不重合误差。 ※△jb为工序基准相对定位基准的max变化量 把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之间的联系尺寸称定位尺寸,△jb的值就是定位尺寸的公差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投影。 由上定义知,当d≠D时,工件平移并不影响△jb。 2)当d≠D时(称定位付不准确,因设计、制造原因产生),O2与O1不重合: 工件向下产生最大平移,即O2相对O1在加工尺寸方向上向下产生的最大变化量:1/2(Dmax-dmin),也影响H1产生误差。 基准位移误差(△db): 因定位付不准确(原因),用调整法加工一批工件时(条件),引起定位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相对产生的最大变化量(结果),称为基准位移误差。 ※△db为定位基准相对定位基准的max变化量 上述△jb、△db均影响H1,把综合影响称定位误差△dw。 由图2.39a)知: △dw=△jb+△db。 由此可见:定位误差值是一批工件可能产生的最大定位误差范围,它是一个界线值,并非某个工件的定位误差值。 图2.40(b) H2定位误差产生分析 ※C是工序基准上极位点、C2是工序基准下极位点 ②对H2:为上下方向,定位基准是O2,工序基准是C。由图2.39b)知: △jb=△D/2 △db=1/2(Dmax-dmin) △dw =△jb+△db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