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实验: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训练)高中物理必修1_苏教版_2024-2025学年.docx
《4实验: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打点计时器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测量时间的仪器,以下是关于打点计时器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源必须使用直流电,且电压应为6V。
B、打点计时器使用时,应将纸带换向装置安装在纸带的起始端。
C、为了提高纸带利用率,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应尽可能的长。
D、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交流电源的周期性变化,使得打点针周期性地落在纸上。
2、在“实验: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中,以下操作会对实验结果产生负面影响的是:
A、实验前确保打点计时器计时连续且稳定。
B、实验数据记录时,记录每一小段纸带所需时间而非整段纸带的时间。
C、为了提高纸带利用率,应将纸带紧绷,使打点针与纸带接触紧密。
D、在计算平均速度时,应先取点迹清晰的几个点计算,然后求平均。
3、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以下哪个操作是错误的?()
A.使用交流电源为打点计时器供电
B.将纸带固定在纸带上,然后将其拉过打点计时器
C.在纸带上标记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
D.测量纸带上连续两点间的距离
4、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若纸带上相邻两个打点的距离为5cm,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相邻两个打点的时间间隔为多少?()
A.0.1s
B.0.2s
C.0.5s
D.1s
5、在使用打点计时器进行实验时,为了准确测量小车的速度,需要调整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关系。正确的操作是:
A、纸带应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B、纸带应与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平行但不可以接触
C、纸带应与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保持一定距离
D、纸带应穿过打点计时器并在限位孔之间自由移动
6、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的实验中,为了减小测量误差,需要对纸带上选取合适的计数点。假设纸带上打下的点数为40,为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应每隔多少个点挑选一个计数点作为测量点?
A、4
B、5
C、10
D、20
7、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速度的实验中,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从纸带上相邻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为10mm,那么通过这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
A.0.01秒
B.0.02秒
C.0.1秒
D.0.2秒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以下关于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
B、打点计时器每隔0.02秒打一个点。
C、实验中,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时,点迹之间的距离越远,表示物体的速度越快。
D、实验中,若纸带在开始时打点不稳定,可以忽略不计。
2、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为了提高纸带利用率,可以选择较宽的纸带。
B、实验时,为了使纸带稳定通过打点计时器,需要轻轻拉紧纸带。
C、在计算速度时,可以使用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来代表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
D、实验中,如果打点计时器打点不稳定,可以通过取平均点的方法来提高测量精度。
3、关于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必须用交流电源
B、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C、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在接纸带端,并保持和运动方向平行
D、如果打点计时器接的电流增大,所打的点会变得密集
三、非选择题(前4题每题10分,最后一题14分,总分54分)
第一题
题目内容:以下为某同学对“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表格中的时间间隔为连续两个位置计时点间的距离除以纸带通过相邻两个计时点时的速度):
计时点
距离/cm
时间间隔/s
计时点1
10.0
0.10
计时点2
20.0
0.20
计时点3
30.0
0.30
计时点4
40.0
0.40
计时点5
50.0
0.50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实验所用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多少Hz?
(2)根据实验数据,此物体在计时段内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请说明理由及计算物体在此段内的平均速度。
第二题
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对一枚小石子沿直线自由落体运动进行速度测量。已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即每隔0.02秒打一个点。实验过程中,测得连续三个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cm、2cm、3cm。请根据以下条件完成题目:
(1)计算第一个点到第三个点的时间间隔。
(2)根据测量数据计算石子的平均速度。
(3)分析实验误差的来源,并提出减小误差的方法。
第三题
题目:
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在一张相片上选取了四个连续的点A、B、C、D,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25cm,1.50cm,1.75cm。第一个点A距离起点2.00cm。如果纸带运动的时间间隔是0.02s,求:
1.纸带在每个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
2.纸带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