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生物同步课件: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53张(人教新课标必修3).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概念: 三、碳循环: 特点: 一、概念: 二、类型: (二)恢复力稳定性: 三、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练习 : 我国生物多样性特点 1、物种丰富。我国是世界上野生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3、经济物种丰富。我国有许多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野生生物,有几十种农作物及家养动物起源于我国。 2、特有和古老的物种多。许多稀有古老的物种都能在我国找到。 4、生态系统多样。海洋、沼泽、江河、湖泊、高山、平原、沙漠等各式各样的生态系统为各种生物提供了必要的生存环境。 大型猫 野骆驼 野 驴 白暨豚 物种丰富 银杉 鹅掌楸 大叶木兰 物种丰富 经济物种丰富 经济物种丰富 海洋、沼泽、江河、湖泊、高山、平原、沙漠等各式各样的生态系统为各种生物提供了必要的生存环境。 生态系统多样 我国有世界上最多的野生生物物种,是不是说明我国的野生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呢,像以前所说的“地大物博”呢? 不!我国生物的多样性已面临严重的威胁! 三、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1、物种灭绝加速:目前光鸟类就每三年有两种灭绝,其它物种更难统计。而且有加速趋势。 2、基因多样性减少:许多物种的野生类型数量严重减少,濒临灭绝。有些只剩圈养类型,近亲繁殖严重。 3、生态系统多样性破坏:许多河湾、湖泊湿地改造成农田。森林贮量骤减、草原退化、沙漠化严重…… 我国已经灭绝的野生动物有犀牛、野马、高鼻羚羊和新疆虎等。还有不少动物灭绝了未被人发现或确定。 物种灭绝加速 原鸡 褐马鸡 丹顶鹤 物种灭绝加速 斑羚 白唇鹿 基因多样性减少:许多物种野生类型数量严重减少,濒临灭绝。有些只剩圈养或种植类型,近亲繁殖严重。 基因多样性减少 基因多样性减少 基因多样性减少:许多物种野生类型数量严重减少,濒临灭绝。有些只剩圈养或种植类型,近亲繁殖严重。 基因多样性减少 生态系统多样性破坏:许多河湾、湖泊湿地改造成农田。森林贮量骤减、草原退化、沙漠化严重…… 人工纯林 围湖造田 沙漠化 森林、湿地变农田 草原过载退化 生态系统多样性破坏 1、就地保护 2、迁地保护 3、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 * 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 P、S等化学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 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循 环过程。 二、特点: 1、带有全球性; 2、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循环利用。 大气中的CO2库 动物 植物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动植物的遗体和排出物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碳、煤、 石油 汽车、厂房燃烧 1、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通过光合 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 2、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主要通过呼 吸作用。 3、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依靠食物链 和食物网。传递形式为有机物。 4、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 以CO2的形式进行。 5、碳在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之间传递时,只有在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 间的传递是互相的,其他各成分之间的传 递是单向的。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 相对稳定的能力。 基本含义 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结构和功能 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内部的综合调 控能力。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以生态系统受到干扰时 保持或恢复原状的表现来评价。 3、规律: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 调节能力就越小,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生态系 统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 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4、相对性: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无论多强,也总有一个 限度。如果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 的相对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一)抵抗力稳定性: 1、概念: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 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2、产生原因: 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概念: 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 状的能力。 2、与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 相反的关系。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生态系统, 恢复力稳定性就较低。 针对各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特点,采取相应 的对策,保持各种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在草原上适当栽种防护林 避免过量砍伐森林 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方法 1、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内,要使 其中的动物能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 ) A、O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