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生物课件(必修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pt

发布:2017-06-29约小于1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物组 温青 生物圈2号 什么是“生物圈二号”? “生物圈二号”实验失败说明什么? 该实验说明,在目前技术条件下要在生物圈之外建一个适于人类生活的生态系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系统的稳定性很难做到。 生物圈2号的启示 人类还没有能力创造出适合自己长期居住的生态系统。地球是我们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而人类目前对地球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因此目前最好的办法是保护和利用好地球,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抵抗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抵抗力稳定性 概念: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使自身结构功能维持原状的能力。 来源:  1、生物的种类、数量多,一定外来干扰造成的变化占总量的比例小。  2、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途径多,一条途径中断后还有其他途径来代替。  3、生物代谢旺盛,能通过代谢消除各种干扰造成的不利影响。 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特征 各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多,占有的能量多。 各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食物网结构复杂。 恢复力稳定性 概念: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使自身结构功能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 来源:  1、生物繁殖的速度快,产生后代多,能迅速恢复原有的数量。  2、物种变异能力强,能迅速出现适应新环境的新类型。  3、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生物受到的制约小。 恢复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特征 各营养级的生物个体小,数量多,繁殖快。 生物种类较少,物种扩张受到的制约小。 各营养级生物能以休眠方式渡过不利时期或产生适应新环境的新类型。 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稳定性 生物量、生态系统复杂程度等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措施 保持与提高生物的数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保护草本、苔藓、地衣等耐性强,繁殖快的小植物和各种小型动物,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保护和建设多种不同类型的局部生态系统,形成互补生态。提高生态系统的综合稳定性。 人类应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不满300万岁的人类想对45亿高龄的地球指手划脚当家作主,为时尚早。人类要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种种自作聪明,否则,人们很可能不会再有下一个五千年文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