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立光华国民中学10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段考三年级国文科试题答.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雄市立光華國民中學10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三次段考三年級國文科 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一、單選題:
明人有言:「世路中人,或圖功名,或治生產,儘自正經。爭奈天地間好風月、好山水、好書籍,了不相涉,豈非枉卻一生。」這是什麼意思? (A)汲汲於名利的追逐,卻不知在山水書籍之間,找到生活的興趣 (B)正經八百的人,個性拘謹,無法在山水風月之間放鬆自己 (C)休息是為了要走更遠的路,所以我們要多親近大自然 (D)能享受生活樂趣的人,在工作表現亦優於他人
下列與宋元思書文中的句意何者不對? (A)從流飄蕩,任意東西——可見作者心情閒適 (B)負勢競上,互相軒邈——暗寫山勢的高峻 (C)水皆縹碧,千丈見底——可知水勢湍急 (D)橫柯上蔽,在晝猶昏——描寫樹的枝葉扶疏
「近山識鳥音,近水知魚性。」下列何者最足以說明這兩句的涵義? (A)知識可由環境中體驗而來 (B)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C)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 (D)修身養性必須仰賴遊山玩水
關於與宋元思書一文的說明,何者有誤? (A)形式上是應用文,敘述從富陽到桐廬間遊覽的情景 (B)作者吳均,字叔庠,南朝人,擅長描寫山水景物 (C)全文前半是聽覺摹寫,後半則為視覺摹寫 (D)文末「橫柯上蔽」等四句為補敘
下列何句與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所使用的修辭法相同? (A)黃蘆岸白蘋渡口,綠楊堤紅蓼灘頭(白樸) (B)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岳飛) (C)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 (D)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杜牧)
下列文句「 」中的字義,何者兩兩相同? (A)千轉不「窮」/趣味無「窮」 (B)望峰「息」心/屏「息」傾聽 (C)互相「軒」邈/開「軒」面場圃 (D) )天下獨「絕」/嘆賞不「絕」
下列「 」中的詞,何者不作動詞用? (A)爭高直「指」 (B)鳶飛「戾」天 (C)經「綸」世務 (D)風煙「俱」淨
「縹」碧、「丹」楓、「釉」綠、「黛」青、「素」琴、「白」丁。以上「 」中表示顏色的共有幾個? (A)二個 (B)三個 (C)四個 (D)五個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李煜望江南)這首詞下列判斷何者正確? (A)風格輕快,應屬作者亡國前之作 (B)一韻到底,依字數分類為中調 (C)藉著對往日繁華的眷戀,襯托今日物是人非的無限感慨 (D)書寫江南之美,故題詞牌為「望江南」
(甲)泠泠(乙)嚶嚶(丙)啞啞(丁)啁啾(戊)吱喳(己)呵呵(庚)間關(辛)汲汲。上列詞語有幾個可用來形容鳥鳴叫的聲音? (A)七個 (B)六個 (C)五個 (D)四個
(甲)火焰「熊熊」(乙)伐木「丁丁」(丙)「沾沾」自喜(丁)淚流「潸潸」(戊)鳥語「間關」(己)黃沙「滾滾」(庚)馬鳴「蕭蕭」。以上「 」內的詞語,有幾個「狀聲詞」? (A)二個 (B)三個 (C)四個 (D)五個
蘇軾在赤壁賦中言:「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一葦:小舟。如:往也。)此番「縱一葦之所如」意近於何者? (A)功成身退,不求聞達 (B)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C)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D)小舟從此逝,江海渡餘生
下列詩句,所描述的情懷,何者的解釋正確? (A)「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懷才不遇,知音難尋的無奈 (B)「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無人一同欣賞美景的孤寂 (C)「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嘆山峰景色極美,令人心情平靜 (D)「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嘆世居世外桃源,卻為俗人所登臨
「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表露吳均悠閒的心境,下列何者與此相同? (A)王維:「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B)李白:「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C)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D)孔子:「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詩詞中常運用「有答有問」,能增添詩境生動性,下列哪一個選項沒有使用如此的方式? (A)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B)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C)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D)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蔣捷虞美人)這首詞所表達的對雨聲有三種不同的感觸,原因為何? (A)年輕時不懂欣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