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东省技工学校文化基本课语文教案一碗清汤荞麦面.doc

发布:2017-03-10约4.79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科 目 语文 课题:《一碗清汤荞麦面》 授课 日期 2015.4.7 课时 2 班级 授课方式 阅读法 提问法、分析法、比较法 教具 多媒体 拟用时间 90 教学目的 1. 学习主人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团结奋斗的精神。 2. 挖掘出人物的人性美。 3. 掌握以物为线索展开情节的结构形式 重 点 1、剖析人物形象 2、探讨文章的主题思想及本文体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意义。 难 点 人物性格的表现以及品味人性美。 说 明 备注 广东省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 共 14 页 教 学 过 程 (代号A-4) 第 2 页 教 学 步 骤 教 学 内 容 学生 活动 教学 方法 一、 背景分析 导入新课 1、教师提示学生阅读课文注释,了解作者简介(1分钟) 栗良平,本名伊藤贡,1943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砂道市。高中毕业后,在医院当了十年职员。以后,他搜集日本各地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从事文学创作,并登台“口演”(类似中国的说书)自己创作的故事。他写的小说故事性强,善于设置悬念。《》《—碗清汤荞麦面》创作于1987年。反映的是二战后最初的几年日本社会普通下层百姓的生活。二战之后,日本成了战败国,国民经济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沉重的债务负担几乎使日本沦为一片废墟。从战争的废墟中艰苦奋斗,团结一心,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在短短的二三十年之间,到六七十年代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而《一碗清汤荞麦面》就是反映这一时期日本社会生活的一篇小说。 学生阅读课文注释 学生倾听故事,激发兴趣 阅读法 教 学 过 程 (代号A-4) 第 3页 教 学 步 骤 教 学 内 容 学生 活动 教学 方法 《一碗清汤荞麦面》的故事在日本和韩国家喻户晓,在日、韩企业内部和政府部门也广为流传,不论是首相、总统、议员、著名企业家,还是企业员工、普通百姓,无不为这个故事深深感染。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品味这《一碗清汤荞麦面》,也学习其中主人公的精神吧。 3、教师展示多媒体,指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师指出学习重难点)(2分钟) 重点: 1、剖析人物形象 2、探讨文章的主题思想及本文体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意义。 难点:人物性格的表现以及品味人性美。 二、 初读课文梳理情节 1、教师提示学生阅读指引和课文,然后分析课文。(5分钟) 课文以一碗面为线索,以北海亭面馆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课文以“一碗清汤荞麦面”为题,也是以此贯穿了全文。 提问这篇小说以什么顺序来写的?母子三人为什么要在顾客都散尽后,才去北海亭面馆吃面? 明确:命运的不幸,生活的艰难,在母亲心中刻上了深深的伤痕,每当除夕夜来临,都有一种难以述说的复杂心情,既要与孩子过年又不愿在人前表现家境的窘迫,以至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只得在顾客散尽时候去。三人要一碗面的尴尬,这样晚的时间因吃一碗面而麻烦人的歉疚,使得母亲每次都怯生生的发问。品读课文讨论探究母亲由非常害羞地开口要一碗清汤荞麦面,到少一些害羞,再到非常平静地说出要三碗清汤荞麦面,这里面有一个变化发展,其原因是什么? 明确:这是因为他们母亲三人战胜了困难,经济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他们依靠步 骤教 学 内 容学生 活动教学 方法母亲对儿子的爱护,儿子对母亲的孝敬,兄弟之间的友爱,或者概括地说,是一家人的团结拼搏,负重奋进共同战胜了困难。明确:语言描写、外貌描写、行动描写等步 骤教 学 内 容学生 活动教学 方法 3、教师指导学生找出描写母子三人的衣着、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的句子进行阅读,然后分析母子三人的形象。 (重点、难点)(20分钟) 母子三人(细节描写): (1)衣着描写: 第一年:两个男孩子,一身崭新的运动服。女人却穿着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的短大衣。 后两年:哥哥穿着中学生的制服,弟弟穿着去年哥哥穿的那件略有些大的旧衣服。母亲衣着依然如故。 十年后:两位西装笔挺,手臂上搭着大衣的青年,一位身穿和服的妇女。 明确:母亲前三次穿的都是一件不合时宜的斜格子短大衣,这件大衣到后来就褪了色,两个孩子第一二次穿的是崭新的衣服,第三次弟弟穿了哥哥的旧衣服,哥哥穿了中学生制服。第四次,母亲“身穿和服”。这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