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完美版,表格呈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评价表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评价 知识要点归纳:?? 1、厘米和米 厘米和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米用字母“m”表示;厘米用字母“cm”表示。 1米=100厘米。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 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如 1米98厘米(1米=100厘米) 2、线段 线段的特征: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处。(没有直接给出画几厘米,要先算再画最后标记)比如:画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评价 知识要点归纳:??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 1、不进位加: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 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连加、连减?
????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评价 知识要点归纳:?? 一、角的初步认识 1、角:像红领巾、三角板、钟面、等实物上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角。 2、角各部分的名称: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角的特点:①一个顶点,两条边(两边是直的);②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③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4、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角的两边张得越大,角就越大。? ???按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①﹤②﹤③? 二、用直尺画角的方法: 1、画角时先确定一个点,用直尺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三、直角的初步认识 1、直角的判断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 2、画直角的方法:①画一个点????②从这点起画一条直线?????③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所画的直线重合,直角顶点与所画的点重合????④沿三角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⑤画完直角要标上直角符号? 3、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锐角<直角<钝角。 4、每个三角尺上都有1个直角,两个锐角。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评价 知识要点归纳: 1、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 乘法的各部分名称: 2 × 5 = 10;
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乘法算式的写法:3个5相加,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 加法算式:3和5相加,3+5=8 乘法算式的读法:如2×3=6,读作2乘3等于6(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 写作:2×3=6,口诀:二三得六。 2、2—6的乘法口诀 (1)一一得一
一二的二 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