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T临床意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CT检测与临床意义
1简介 PCT是血清中存在的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calcitonin,CT)前肽物质,是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量为13000KD的糖蛋白。PCT的体内半衰期为25-30h。正常情况下,PCTmRNA在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粗面内质网内翻译成含141个氨基酸残基的前 PCT,分子质量约为 16000KD,包括N端84个氨基酸(含25个氨基酸的信号肽)、活性CT(32肽)和下钙素(katacalcin,21肽)三部分,前两部分由2肽(-Lys-Arg-)连接,后两部分被 4肽(-Gys-Lys-Lys-Arg-)隔开。前PCT进入内质网膜,经糖基化和特异性酶切除N-末端的信号肽,生成含116个氨基酸残基的PCT,后依次经不同的蛋白水解酶酶解,先切除含1-57氨基酸残基的N端肽(N-PCT),最后酶解生成T和下钙素。
2.PCT检测原理
PC测定结合一步免疫夹心法和最后的酶联荧光分析(ELEA)。在分析固相包被针(SPR)既起移液装置的作用外,又起固相作用。测试时,仪器将样本滴入包含被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体结合孔中。样本偶联物进出SPR循环多次,使PCT结合固定在涂有单克隆鼠抗降钙素原免疫球蛋白的SPR内,与免疫球蛋白偶联形成三明治.末结结合合部分在清洗步骤中被洗去,然后执行两个检测步骤,在每步中,底物4-甲基伞形酮酰磷酸脂循环进入SPR,酶将底物水解为荧光物质,在450nm处可被测出,荧光强度和样本中抗原的浓度成正比。根据定标曲线可得出样本中PCT的浓度。
3.PCT试剂条说明
孔 试剂 1 样品孔 2,3,4 空孔 5 结合物:碱性磷酸酶标记的小鼠单克隆抗人降钙素原免疫球蛋白+防腐剂(400ul) 6,7,8 TRIS NaCl PH7.3 +防腐剂(600ul) 9 空孔 10 装有底物的检测读数比色槽:4-甲基伞形酮酰磷酸脂+二乙醇胺+叠氮钠 4.PCT的测量方法及参考范围 曾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和夹心免疫放射分析法对血浆PCT进行测定,虽然灵敏度较高,但放射性元素的污染致使此方法使用受限。近来PCT的检测方法已改进为双抗夹心免疫发光法。此方法可排除交叉反应;提高特异性,同时也有很高的灵敏度(0.lug/L)。健康人血浆PCT含量极微( 0.1ug/L)。 0.5ug/L被认为是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分界值。但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儿出生后两天内血浆PCT生理性升高,最高达21ug/L,3 d后很快下降至成人水平。因此对新生儿而言,要求建立年龄依赖性参考值。有文献报道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统计分析,报道在出生后第一天内对新生儿全身严重细菌和真菌感染辅助诊断的PCT分界值为1.5ug/L,第二天的分界值为10ug/L。不同疾病患者血浆PCT的浓度水平见下表。
表1 不同人血浆PCT的医学决定水平
对象 PCT ng/ml 健康人 0.5 慢性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疾病 0.5 病毒感染 0.5 轻微至中度局部细菌感染 0.5 SIRS,多发伤,烧伤 0.5-2 严重细菌感染,脓毒症,MODS 2 通常10-100 5.PCT检测临床意义 许多学者研究发现,严重全身性细菌、真菌和寄生虫感染时,PCT异位生成,有文献报道,PCT主要产生场所在肝脏,其他如外周血单核细胞,脾,肺或小肠的神经内分泌细胞也是产生PCT在重要场所,细菌毒素和炎症因子可刺激PCT释放,健康志愿者静脉注射小剂量细菌内毒素(LPS)也可诱导PCT生成。LPS注射后2h血浆中可检测到PCT,6-8h PCT浓度快速升高,12-48h达到峰值,2-3d后恢复正常 。PCT水平异常升高。且升高的程度与感染严重度及预后相关。在全身性细菌感染和脓毒症辅助和鉴别诊断、预后判断、疗效观察方面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如下: a 全身严重细菌感染和脓毒症,PCT升高。 b 新生儿脓毒症 在新生儿脓毒症辅助诊断方面,? PCT和hs-CRP早期出现的敏感性低于IL-6,特异性显著高于IL-6,提示误诊率低,但漏诊率相对高。而IL-6早期出现的敏感性显著高于PCT和hs-CRP,但特异性差,提示漏诊率低,但相对误诊率高 见表2 ? IL-6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相对分子量为Mr26000。它是由21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功能糖蛋白,机体受炎症刺激后由T细胞,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内皮细胞等分泌的,敏感性高。但国外资料表明,除细菌因素外,其它非感染因素也会引起IL-6的非特异性升高,从而限制了IL-6对诊断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1]。而PCT与hs-CRP则正好可以弥补IL-6这一缺点。 c 寄生虫感染PCT对疟疾辅助诊断敏感性为 52%,特异性为86%,阳性预测值为74%,阴性预测值为71%. d 大手术和严重创伤患者细菌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