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列车运行图设计书..doc

发布:2017-01-10约8.6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绪论 一 列车运行图的重要意义: 列车运行图是用以表示列车在铁路区间运行及在车站到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件,它规定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程序,列车在每个车站的到达和出发(或通过)时刻,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间,列车在车站的停战时间以及机车交路、列车重量和长度等,使全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 列车运行图一方面是铁路运输企业实现列车安全、正点运行和经济有效地组织铁路运输工作的列车运行生产计划,它规定了铁路线路、站场、机车、车辆等设备的运用,以及与行车各有关部门的工作,并通过列车运行图把整个铁路网的运输生产活动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保证列车按运行图运行,它是铁路运输生产的一个综合性计划,另一方面它又是铁路运输企业向社会提供运输供应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 二 本设计区段的技术经济特点: 下行 M a b c d e f g N 技术站 中间站 M-N区段为单线半自动闭塞,色灯信号,集中电气连锁。共有2个技术站(M和N),7个中间站(a.b.c.d.e.f.g)。客货列车的机车牵引类型均为韶山3型。上、下行货物列车牵引定数均为3200t。上下行货物列车计算长度均为60.0(换长)。 第二章 计算区段通过能力 第一节 区段现有通过能力计算 区段现有通过能力是指在现有固定设备、现行的行车组织方法和现有的运输组织水平的条件下,铁路区段可能达到的能力。 区段现有通过能力可以采用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方法来计算。通常先计算平行运行图的通过能力,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确定非平行运行图的通过能力。 列车交汇方案图如下页所示: 车 站 技术 作业 运 行 时 分 会 车 方 案 上 行 下 行 M 4 2 2 1 11 10 31 a 4 2 2 1 17 15 40 b 4 2 2 1 18 14 42 c 4 2 2 1 18 16 45 d 4 2 2 1 10 18 16 45 e 4 2 2 1 19 18 45 f 4 2 2 1 12 11 33 g 4 2 2 1 12 12 33 N 4 2 2 1 T周最大为45分钟,下面计算区间现有通过能力: 当考虑固定作业时间而不考虑有效度系数时 n==30(对) 2)当同时考虑固定作业占用时间和有效度系数时 n==26.7(对) 当不考虑区段的有效度系数时,此非平行运行图现有通过能力为 =30—1.3*3—(2.0—1)*1=25.1=25(对) 25+3(对) 第二节 区段需要通过能力: =(16+1.3×3+2.0×1)(1+0.2)=26.28=26(对) 由以上分析知,该区段的需要通过能力小于现有通过能力,故该区段的列车能较好的组织运营,可以满足行车需要! 第三章 确定管内货物列车工作组织 第一节 确定区段管内的各种货物列车行车量 分析可知,本区段各中间站的空车运用情况如下所示: a 缺空车2个 , b 缺空车4个 ,c 缺空车2个 ,f 缺空车1个; d 多空车6个; 故在本设计方案中,不足空车全由M站提供,为三个,且在摘挂列车从M到N时向a站提供空车2个,向b站提供空车一个;列车在d站挂出多余的6个空车,向f站提供一个空车,剩余5个空车随N到M的摘挂列车出发,并分别向c及b站提供2个空车及3个空车,并沿途挂上各个中间站的石油罐车空车回M站。至此,所有中间站装卸作业空车周转完成。有如下车流表: M---N区段管内车流表如下: M a b c d e f g N 计 M _ a --- ---- ---- ---- ---- ---- b ---- ---- ---- ---- ---- ---- c ---- ---- ---- ---- ---- ---- d ---- ---- ---- e ---- ---- ---- ---- ---- ---- f ---- ---- ---- ---- ---- ---- g ---- ---- ---- ---- ---- ---- N --- 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