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运行图讲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列车运行图 1、定义:列车运行图是列车运行的时间与空间关系的图解。 2、列车运行图规定了各车次列车占用区间的次序,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分,在车站的到达、出发或通过时刻,在车站的停站时间和在折返站的折返时间,以及列车交路和列车出入车辆段时刻。 3、列车运行图是列车运行组织的基础。 4、列车运行图是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的综合性计划,是各部门落实生产的必要依据。 一、列车运行图图解原理 1、列车运行图上,以横坐标表示时间,以纵坐标表示距离; 2、列车运行图上水平线表示车站的中心线,水平线的间隔表示车站间的距离; 3、列车运行图上垂直线表示时间,垂直线间隔表示时间的单位。 4、列车运行图上有横线、竖线和斜线三种线条。 5、横线将纵轴按一定的比率加以划分,代表车站中心线,中间站线以较细表示,其他站则以较粗的线表示。 6、竖线将横轴按一定时间单位划分,代表24小时内的小时和分钟。 7、斜线是列车运行的轨迹,代表列车运行线。 8、斜线与水平线的交点是列车在车站的到发或通过时间 9、在运行图上,下行列车的运行线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车次数为单数;上行列车的运行线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车次数为双数。 列车运行图的四种格式 1、一分格运行图 2、二分格运行图 3、十分格运行图 4、小时格运行图 二、列车运行图分类 1、按区间正线数目的不同分为 (1)、单线运行图 单线区间,上下行列车用一条线路,列车交会在车站; (2)、双线运行图 双线区间,上下行列车各自使用一条线路,列车交会在车站或在区间; (3)、单双线运行图 线路有区段是单线,有区段是双线,在单线区间按单线运行图,在双线区间按双线运行图。 2、按列车运行速度的不同分为: (1)、平行运行图 同方向列车的运行速度相同 (2)、非平行运行图 同方向的运行速度不相同 3、按上下行方向的列车数目的不同分为: (1)、成对运行图 上下行方向的列车数目相同 (2)、不成对运行图 上下行方向的列车数目不相同 4、按同方向列车运行方式的不同分为: (1)、连发运行图 同方向列车的运行以站间区间为间隔 (2)、追踪运行图 同方向列车的运行以闭塞分区为间隔 运行图在实践工作的使用 地铁运行图通常采用双线、平行、成对和追踪的运行图类型 三、列车运行图要素 1、列车运行图要素的实质就是把列车运行过程按空间或时间上的衔接的特征分为若干单向作业。 2、列车运行图的要素包括:列车区间运行时分、列车停站时间、列车在折返站停留时间、列车折返出发间隔时间、列车出入车辆段作业时间、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和连发间隔时间。 1、列车区间运行时分 列车区间运行时分是指列车在两个相邻车站间的运行时间标准。 依据线路平纵断面条件、列车运行速度计算。 2、列车停站时间 列车停站时间是指列车停站供乘客上下车的时间。 列车停站时间的因素: 人数、上下车的速度、开关门的时间、车门与屏蔽门不同步的时间、确认关门与信号显示时间。 停站时间计算公式p63(3-6) 停站时间=所有人员上下车时间/列车车门数+开关门时间+不同步时间+信号确认时间。 3、列车在折返站停留时间 列车在折返站停留时间是指列车在折返站办理各项作业时所需要的时间。 停站时间的构成: 1、车站的开关门、乘客上下时间; 2、列车入出折返线时间; 3、列车换向时间; 4、列车折返出发间隔时间 列车折返出发间隔时间是指折返列车在折返站的最小出发间隔时间。 取决因素: 折返线的布置、折返方式 5、列车出入车辆段作业时间 是指列车从车辆段到正线车站的时间。 6、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追踪列车以固定闭塞或移动闭塞作为安全间隔。 追踪运行列车之间最小的间隔。 7、连发间隔时间 前方列车停站时间与后方列车发车时间的最小间隔 四、列车运行图编制 在新线投入运营,既有线技术设备、客运量或行车组织方法发生较大变化时,均需要进行列车运行图的重新编制。 1、编图要求 (1)、确保行车安全 (2)、合理运用设备 (3)、优化运输产品 (4)、配合站段工作 2、编制步骤与编图资料 编制步骤 1、研究讨论 2、编制方案 3、铺画详图 4、计算指标 编图资料 1、运营时间 2、分时最大断面客流量 3、全日行车计划 4、列车编组方案 5、列车交路方案与列车停站方案 6、运用列车数 7、线路通过能力 8、列车折返能力 9、列车出入段能力 10、换乘站设备能力和车站存车线能力 11、列车区间运行时分 12、列车停站时间 13、列车在折返站停留时间 14、列车折返出发时间间隔 15、列车出入车辆段时间 16、追踪列车间隔时间与连发间隔时间 3、列车运行图铺画 第一步编制列车运行方案,着重解决列车运行图的全面布局; 第二步铺画列车运行详图,即详细规定每一列车在各个车站上的到达、出发或通过时刻。 编制运行图顺序 1、确定车站中心线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