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病毒性心肌炎教(学)案.doc

发布:2019-08-16约4.51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eord完美格式 病毒性心肌炎教案 授课题目 病毒性心肌炎 授课形式 讲授 授课时间 待定 授课学时 2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1、了解病毒性心肌炎中医的病因病机。 2、熟悉常用中成药及临床适应证候。 3、掌握病毒性心肌炎各种证型的特点、治法及常用方药。 基本内容 1、说明病毒性心肌炎的基本概念(5分钟) 2、讲解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变化。(10分钟) 3、重点讲解证治方药,穿插病案举例。(60分钟) 4、讲解转归预后,调摄护理及研究进展、本病小结。(5分钟) 重 点 难 点 1、重点:各证型的辨证论治; 2、难点:(1)病因病机的理论认识,(2)证候特征的认识与理解; 3、重点中的难点:临证应用,病例的分析与讨论。 主要教学 媒 体 1、以课堂讲授教学为主。 2、结合临床病例分析,加深理解。 3、形式以媒体为主,可配合部分图像教学。 主 要 外 语 词 汇 Viral myocarditis(病毒性心肌炎); dileted cardiomyopathy(DCM,扩张性心肌病)。 Coxsachievirus (CVB,柯萨奇病毒) 有关本内容的新进展 1、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 2、病因病机的新观点。 主要参考资料或相关网站 1、田德禄主编《中医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21世纪课程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供中医等专业用)。 2、罗仁主编《中医内科学纲要》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3、《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十二版。 系、教研室 审查意见 课后体会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和 媒体选择 【概说】 (一)定义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是指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有的可伴有心包或心内膜炎症改变。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大多数预后良好,但少数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而且有可能慢性演变成扩张性心肌病(dileted cardiomyopathy DCM)。小儿尤易罹患。 (二)现代医学对VMC的认识 1、流行病学 确切发病率不详,发病率逐渐增多 柯萨奇病毒B组常见 发病无明显季节规律 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四十岁以下多见 2、病因 柯萨奇B组2-5型和A组9型病毒多见 埃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天花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心肌、心包 合胞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登革病毒;肝炎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心肌 3、诱发因素 细菌感染;发热;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精神创伤;缺氧;受冷;过热;长期受放射线辐射,营养不良,分娩,外科手术等。 概说5分钟 幻灯 精讲概念 简述现代医学认识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和 媒体选择 4、发病机制 病毒直接作用 细胞介导免疫机制 生化机制 5、临床表现 病前1-4周常有上感或腹泻等病毒感染症状; 胸闷、心悸、乏力,严重者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或心律失常、甚至阿斯综合征等; 心率明显增快、第一心音减弱,严重者心界扩大、第三心音或奔马律及各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休克等。 6、辅助检查 血常规 血沉 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或肌钙蛋白T或CK-MB增高。 病毒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 心电图:各种心律失常,同时伴有2个以上导联ST段呈水平或斜型下降0.05mv,或多个导联ST段异常抬高或异常Q波。 X线检查 超声心动图 放射性核素检查 心内膜心肌活检 6、临床分型 轻型或一过性心肌受累型 亚临床型 猝死型 隐匿进行型 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型 房室传导阻滞型 5分钟 动画 文本 图表 注意提问、设疑 结合临床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和 媒体选择 (二)诊 断 1、主要条件 ① 发病同时或病毒感染后1~3周内出现心脏功能异常表现。 ② 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后1~3周内出现各种心律失常,或同时伴有2个以上导联ST段下降0.05mv,或多个导联ST段异常抬高或异常Q波。 ③ 心肌损伤的参考指标:病程中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 或肌钙蛋白T(强调定量测定)或CK-MB增高。 ④ 病毒学诊断依据:病毒抗体测定。 ⑤ 组织学诊断:心内膜活检。 2、次要条件 ①超声心动图检查 ②X线胸片 ③血液动力学检查(左心功能不全患者) ④同位素心肌扫描 (三)诊断标准 如同时具备主要条件2项或次要条件2项加主要条件1项即可诊断。需除外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药物中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β受体高敏状态、结缔组织病及代谢性疾病等。 1984年Dallas会议制定了心肌炎组织病理学诊断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