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冷压工艺及模具设计.ppt

发布:2019-05-10约1.08万字共1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复习上次课的内容 1.拉深件的工艺性主要审查哪些内容?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2.拉深模的压边装置有哪些类型?其中哪种压边效果比较好? 3.首次拉深模与以后各次拉深模有什么区别? 4.反拉深有什么优、缺点? 第八节 拉深模工作零件的设计 1.凹模圆角半径的确定 首次(包括只有一次)拉深凹模圆角半径可按下式计算: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一、凸、凹模的圆角半径 或 以后各次拉深凹模圆角半径应逐渐减小,一般按下式确定: (i=2、3、…、n) 以上计算所得凹模圆角半径一般应符合rA≥2t的要求。 第五节 其它形状零件的拉深 盒形件是非旋转体零件,拉深变形时,圆角部分相当于圆筒形件拉深,而直边部分相当于弯曲变形。 沿周边应力应变分布不均匀。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四、盒形件的拉深 工艺计算复杂,准确性不高,必要时需要工艺试验。 模具间隙、圆角半径沿周边分布不均匀。 思考与练习题7。 作业布置: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盒形件拉深时的金属流动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复习上次课的内容 1.有凸缘圆筒形件的拉深方法?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2.判断所给阶梯形件能否一次拉深成形的方法? 3.曲面形状零件的拉深特点?盒形件的拉深特点? 第六节 拉深件的工艺性 一般: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一、拉深件的公差等级 拉深件壁厚公差要求一般不应超出拉深工艺壁厚变化规律。 拉深件的尺寸精度应在T13级以下,不宜高于IT11级。 据统计,不变薄拉深, 壁的最大增厚量约为(0.2~0.3)t; 最大变薄量约为(0.10~0.18)t (t为板料厚度) 第六节 拉深件的工艺性 1.拉深件形状应尽量简单、对称,尽可能一次拉深成形。 2.需多次拉深的零件,在保证必要的表面质量前提下,应允许内、外表面存在拉深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痕迹。 3.在保证装配要求的前提下,应允许拉深件侧壁有一定的斜度。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二、拉深件的结构工艺性 4.拉深件的底或凸缘上的孔边到侧壁的距离应满足: a≥R+0.5t(或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二、拉深件的结构工艺性(续) 5.拉深件的底与壁、凸缘与壁、矩形件四角的圆角半径应满足: + 0.5t)。 ≥t,R≥2t,r≥3t。 否则,应增加整形工序。 第六节 拉深件的工艺性 6.拉深件不能同时标注内外形尺寸;带台阶的拉深件,其高 度方向的尺寸标注一般应以底部为基准。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二、拉深件的结构工艺性(续) 带台阶拉深件的尺寸标注 第六节 拉深件的工艺性 第六节 拉深件的工艺性 用于拉深的材料一般要求具有较好的塑性、低的屈强比、大的板厚方向性系数和小的板平面方向性。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三、拉深件的材料 第七节 拉深模的典型结构 1. 无压边装置的简单拉深模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一、首次拉深模 2. 有压边装置的拉深模 (1)正装拉深模 (2)倒装拉深模 压边装置 弹性压边装置 ①橡皮压边装置 ②弹簧压边装置 ③气垫式压边装置 带限位装置的压边圈 刚性压边装置 带刚性压边装置的拉深模 第七节 拉深模的典型结构 1.无压边装置的以后各次拉深模 2.有压边装置的以后各次拉深摸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二、以后各次拉深模 3.反拉深摸 无压边装置反拉深摸 压边圈在上模的反拉深摸 压边圈在下模的反拉深摸 第七节 拉深模的典型结构 1. 正装落料拉深复合模 2. 落料、正、反拉深模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三、落料拉深复合摸 3. 后次拉深、冲孔、切边复合模 切边的工作原理 设计思考与练习题7的落料拉深复合模。 作业布置: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1-定位板 2-下模板 3-拉深凸模 4-拉深凹模 无压边装置的首次拉深模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正装拉深模 1-模柄 2-上模座 3-凸模固定板 4-弹簧 5-压边圈 6-定位板 7-凹模 8-下模座 9-卸料螺钉 10-凸模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带锥形压边圈的倒装拉深模 1-上模座 2-推杆 3-推件板 4-锥形凹模 5-限位柱 6-锥形压边圈 7-拉深凸模 8-固定板 9-下模座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压边力的变化曲线 弹簧压边装置 a) 橡皮b) 弹簧c) 气垫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压边力的变化曲线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