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哲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PDF

发布:2017-04-25约1.79万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哲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101) 适用专业: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2 中国哲学、010103 外国哲学、 010105 伦理学、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一、培养目标 培养有道德、有知识、有见识、有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哲学学科学术后备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 1.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优良的道德品质、强烈的 社会责任感和健康的身心素质。 2.掌握扎实系统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重要经典文献,具有较深厚的 专业素养,熟悉本学科及相近相关学科的知识体系,掌握本学科的学术研究方法。 3.了解本学科的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 听说读写能力达到能参??国际交流的水平。 4.具有综合运用哲学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独立开展本学科学术研究的能力,具有从事社会 调查研究的能力,为毕业后继续深造奠定扎实基础并能够胜任哲学学科的教学和党政机关、 企事业单位的理论宣传等实际工作。 二、研究方向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当代 现实问 题研究、社会哲学、文化哲学 2.中国哲学专业 儒家哲学研究、道家哲学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方式研究 3.外国哲学专业 古希腊哲学研究、近代哲学研究、当代西方哲学研究、政治哲学研究 4.伦理学专业 伦理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国伦理思想研究、西方伦理思想研究、应用伦理学研究 5.科学技术哲学专业 可持续发展哲学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哲学研究 三、学制与学分 基本学制为 3 年,最长学习年限为 4 年。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 38 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低于 32 学分。 除跨一级学科学生、同等学力学生不允许提前毕业外,其他修满最低要求学分并完成学 位论文工作的研究生允许申请提前毕业,但提前毕业须同时满足如下条件: 1.最低修业年限不得少于 2 年。 2.提前修满最低学分(可跨专业选修发展方向课),所修各门课程平均成绩在 85 分以上; 3.硕士在读期间,以东北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本人为第一作者在 CSSCI 来源期刊 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至少 1 篇; 4.本人提出申请,指导教师同意,学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通过; 5.校外评审专家均同意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四、培养方式 1.以各招生二级学科为基本培养单位,采取导师个人指导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 养方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在硕士生培养中起主导作用;导师组由同一 学术方向的 3—5 名教师组成,充分发挥配合导师、集体培养的作用。 2.硕士生培养以课程学习为主,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工作交叉融合,协同发展。学生在 导师指导下制订个人学习计划,并引导学生尽早进入学位论文研究状态。 3.硕士生应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完成经典文献阅读的任务,其中必读文献至少 10 部(篇), 选读文献不限。必读文献落实到专业主干课和发展方向课,每门专业主干课须提交文献阅读 报告至少 2 篇,每门发展方向课须提交文献阅读报告至少 1 篇。选读文献由导师引导学生选 择阅读。整个学习过程至少完成文献阅读报告 10 篇。 五、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 课程学分不低于 32 学分,按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发展方向课开设。 其中公共基础课 7 学分,学科基础课 9 学分,专业主干课不低于 8 学分,发展方向课不低于 8 学分。(具体课程设置信息见附录一《哲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