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理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利润规划及分配管理 学习目的与要求: 利润增长是企业永恒的追求,成本、业务量是决定利润的两个基本因素,本量利分析是利润规划的基本方法。股利的发放,影响着股东投资收益的取得,影响公司资金的筹集及市场价值。通过本章的学习与研究,应当掌握本量利基本原理,深入理解各种股利支付理论的理论要点与指导意义,具体分析判断影响股利政策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灵活制定适宜的股利政策。 第七章 利润规划及分配管理 一、利润规划 (一)基本损益方程式 (二)边际贡献方程式 (三)盈亏平衡点测试 (四)因素分析法 二、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基本程序 (二)股份公司的利润分配 (三)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 一、利润规划 利润的重要性 利润规划:以销售预测为基础,通过对产品销售数量、价格水平、成本状况进行分析和测算,规划出未来一定时期的利润水平;同时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为改善经营管理提供思路。 本量利分析法是规划利润的基本方法,它根据成本、业务量与利润三者间的特性,分析各因素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与程度。 (一)基本损益方程式 1、成本依习性分类 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与混合成本,混合成本可以依一定 的方法分解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因此: 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2、基本损益方程 利润=收入-总成本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 =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一)基本损益方程式 在这个方程式中有5个相互联系的变量,给定其中4个,便可求出另一个变量的值。因此,又可以演变出以下4个方程式。 (一)基本损益方程式 例,某企业每月固定成本50000元,生产一种产品,单价100元,单位变动成本65元,本月计划销售5000件,问预期利润是多少? 解: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 =100×5000-65×5000-50000 =125000(元) 例,若例3企业拟实现目标利润150000元,问应销售多少产品? 解:销量=(150000+5000)÷(100-65)=5714(件) 可见,当销售5714件产品时能实现150000元利润。 (二)边际贡献方程式 1、边际贡献概念 指销售收入与相应变动成本的差,反映销售收入补偿完自身的变动成本后为企业所作的贡献。 2、计算公式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二)边际贡献方程式 与边际贡献相对应的概念是变动成本率,即变动成本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由于销售收入由变动成本与边际贡献组成,因此: 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边际贡献率=1-变动成本率 因此,损益方程也可表述为: 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销售数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二)边际贡献方程式 例,计算上例企业的边际贡献及边际贡献率 边际贡献=(100-65)×5000=175000 对于生产多品种的企业,可以计算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计算公式为: (二)边际贡献方程式 例6、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固定成本2000元, 有关资料如表9—3所示,计算其预期利润 。 品名 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销量 收入 甲 10 7 100 1000 乙 8 6 300 2400 丙 6 3.5 500 3000 解: (二)边际贡献方程式 利润=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6400×33.6%-2000 =150.4(元) (三)盈亏平衡点测试 1、盈亏临界点概念 盈亏临界点也叫保本点,是指企业收入和成本相等时的销售 量或销售额。即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时企业所处的既不盈 利又不亏损的状态。企业的业务量低于盈亏临界点时,企业 处于亏损状态,企业的业务量高于盈利临界点时,企业进入 盈利状态。 2、计算公式 (三)盈亏平衡点测试 对于非单一产品企业来说,盈亏临界点习惯用销售额来表示。由于利润=销售额×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