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管理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股利政策模式 (一)按股利支付比率 (D/E) 高低分类 ◎ 全部发放股利的政策 : D=E 适用于公司公积金很多,现金充裕,而又无好的投资机会, 或者准备解散的公司。 ◎ 高比例支付的股利分配政策 : D/E≥60% 适用于公司现金充裕而投资项目较少的公司。 ◎ 低比例支付的股利分配政策 : D/E < 30% 适用于处于成长期的公司。其扩张时期需要较多资金保留 盈余对股东更有利。 ◎ 不支付的股利分配政策 : D=0 适用于刚成立的公司或风险较大的公司 , 外部筹资困难。 (二)按每股股利是否稳定分类 1 、固定股利政策 : D= 固定金额 重要原则 绝对不要降低年度股利的发放额。 ◎ 将每年发放的每股股利定在 某一特定的水平 上,然后在 一段时期内维持不变,只有当公司认为未来收益的增加足以 使它能够将股利维持到一个更高水平时,公司才会提高股利 的发放额。 图 11-2 固定股利 ◎ 固定股利政策的评价 ◇ 缺点: 股利支付不能很好地与盈利情况配合 ,盈利 降低时也固定不变地支付股利,可能会出现资金短缺, 财务状况恶化的后果;在投资需要大量资金的时候还会 影响到投资所需的现金流。 ◇ 优点:有利于股票价格的稳定,投资者风险较小。 2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 D=E ×固定比率 ◎ 公司从其收益中提取 固定的百分比 ,以作为股利发放 给股东。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每年所发放的股利会随着公司收 益的变动而变动,从而使公司的股利支付极不稳定,由此 导致股票市价上下波动,很难使公司的价值达到最大。 图 11-3 固定股利支付率 (固定股利支付率为 50% ) ◎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评价 ◇ 缺点: A 、容易造成股价的大幅波动。 增加股东风险,也给 公司信誉造成不良影响。 B 、难以将股利决策与筹资决策统筹考虑。 当公司需 要现金时,难以满足。 ◇ 优点: A 、股利能体现公司盈利。 比较直观,股东容易接 受和理解,也可以预测未来。 B 、股利与公司现金流量相适应 ,资金有保障。 3 、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 : D t =D 0 × (1+g)t 即公司根据预测的未来若干年盈利情况,计算可分配利润的平均数, 按 每年稳定略有增加的原则确定各年股利数,使股利呈阶梯式增长。 优点: A 、有利于增加股东信心和提高公司信誉。 B 、股价可稳定上升,可以保障股东利益。 缺点: A 、股利与本年利润无直接关系 。 难以反映公司状况,容易造成误导。 B 、股利分配与现金流量不一致。 在效益连续滑坡时,这一政策难以 持续 。 4 、低正常股利及额外股利政策: D t =D 0 + △ D ◎ 公司每年只支付数额较低的正常股利,只有在公司繁荣时期向 股东发放额外股利。 ◎ 评价: 优点 : 该股利政策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既可以使公司保持固 定股利的稳定记录,又可以使股东分享公司繁荣的好处,使 灵活性与稳定性较好地结合起来。 缺点: 难以区分正常股利与额外股利。 如果公司经常连续支 付额外股利,那么它就失去了原有的目的,额外股利就变成 了一种期望回报。 ( 三 ) 按股利支付方式分类 ◎ 纯现金股利分配政策 : 适用于现金充裕的公司和经营稳定的公司。 ◎ 纯股票股利分配政策 : 适用于现金短缺或扩展中的公司。 ◎ 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兼有的分配政策 比较可取,适用较广。 ◎ 财产股利分配政策 适用于股东人数较少的非上市公司 第三节 利润分配原则与程序 一、企业利润分配原则 二、企业利润分配程序 一、企业利润分配原则 1 、依法分配原则 2 、资本保全原则 3 、分配与积累并重的原则 4 、兼顾各方利益原则 5 、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 ( 1 ) 按出资比例分配原则: “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 ( 2 )同股同权同利原则: 每股都享有相等的股利。 ( 3 )保护企业所有者利益原则: 参与权、监督权、知情权。 二、企业利润分配程序 (一) 利润分配项目 盈余公积金 法定盈余公积金 任意盈余公积金 税后利润× 10% 由股东会根据需要决定 注: 当年盈余公积金累计额达到公 司注册资本 50% 时,可不再提取。 按我国规定,公司利润分配的项目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1. 盈余公积金 从税后净利润中提取的,用于弥补公司亏损、 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 转增公司资本资金。 2. 股利 股利(利润)的分配应以各股东持有股份的数额为依 据,每一股东取得的股利与其持有的股份数成正比。 股份有限公司原则上应从累计盈利中分派,无 盈利不得支付股利,即所谓“ 无利不分 ”原则。但若公 司用盈余公积金抵补亏损后,为维持其股票信誉,经股 东大会特别决议,也可按 不超过股票面值 6% 的比例用盈 余公积金支付股利 ,不过留存的法定公积金不得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