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金融概论课件(陈星)第七章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课件.ppt

发布:2017-04-08约7.14千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刘晓婧 2014年8月23日 (一)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 货币供给是指货币发行主体(银行)通过其业务活动向生 产和流通领域货币需求方提供货币的经济性行为。它是一个动态 的流量概念, 其数量表现形式即为货币供给量。 货币供给量是一个静态的存量概念,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上, 一个国家各经济主体(包括居民个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 等)持有的,由发行者(银行系统)所提供的货币总量。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两种的不同: 1.货币供给的主体----货币的供给者 第一节 货币供给 一、货币供给含义及其计量 2.货币供给的客体----货币供给主体(发行者)向社会 供应什么样的货币 3.货币的供给过程---- 表示货币供给量, B表示基础货币, 表示货币乘数。公式 的经济学意义为货币供给量可以写成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 4.我国现阶段货币供给量层次的划分  (二) 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也成为货币基数或强力货币,因其具有货币供给量 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故又称做高能货币。用公式表示为: C表示流通于商业银行体系外的现金, R表示商业银行的存 款准备金。 影响基础货币的变化的因素: 1.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债权的变动 债权的增加, 意味着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的资产增加, 从而引起基础货币的增加, 这必然引起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增加, 使得货币供给量扩大。相反, 如果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减少, 引起流通中的现金减少, 基础货币紧缩, 从而就会使货币供应量大幅收缩。 2.利率因素 存款利率太高, 社会上较多的资金就会流向银行, 使得流通市场中的现金量减少, 从而引起基础货币的减少;存款利率太低, 银行中较多的资金就会流向市场, 使得流通市场中的现金量增多,从而引起基础货币的增大。 3.汇率因素 中央银行就会因为要维持汇率的稳定而被动进入外汇市场进行干预, 以平抑汇率, 这样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对中央银行的外汇占款有很大影响,从而影响基础货币。 4.政府债权净额 中央银行通过财政部门把基础货币注入了流通领域, 增大流通市场的现金量, 从而来影响货币供给量。 5.其他项目(净额)  (三) 货币乘数 基础货币乘数,简称货币乘数,是指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 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额增加或减少的倍数。它是商业银行 存款创造过程中存款总额与原始存款之比,反映了货币供给量与 基础货币之间的倍数关系。 影响货币乘数变化的因素: 1.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率 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越高, 货币乘数越小; 反之, 货币乘数越大。 2.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率 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越高, 货币乘数越小; 反之, 货币乘数越大。 3.超额准备金比率 超额准备金率越高, 货币乘数越小; 反之, 货币乘数越大 4.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越高, 说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减少, 退出存款的货币扩张到流通中的现金量越大, 因而减少了银行的可贷款资金量, 制约了存款派生功能, 货币乘数越小; 反之, 货币 乘数越大。 5.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比率 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变化会引起实际中平均法定准备金率的变化, 结合第一点和第二点, 最终会影响货币乘数的大小。  (一) 货币供给模型 简单的货币供给模型是假设银行只开设活期存款账户,社会 公众不持有通货,社会交易通过银行支票进行,银行不支持超额 准备金,则社会上的货币供应量为: 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以现金方式存入的存款和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或再贷款而形成的准备金存款。 派生存款是原始存款的对称,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 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而创造出的存款。 下面简单介绍上述公式的推导 二、货币供给机制 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创造过程 (单位:万元)   影响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约束因素: 1.法定存款准备率 存款准备率越高, 派生存款的扩张倍数就越小。 2.现金漏损率 现金漏损率越高, 派生存款就越少 3.超额准备率 超额准备金和法定准备金一样, 也相应减少了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 4.定期存款准备金 定期存款准备率越高, 派生存款的扩张倍数就越大。 (二)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 1.对货币乘数来说 准备金率水平下调, 货币乘数增大,商业银行会获得一部分流动性可以用于信贷放款, 从而增加货币供给。 2.对基础货币来说 央行向商业银行注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