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概论课件(陈星)第九章 货币政策.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章 货币政策
目录
学习目标
正文
本章内容结构图
本章重点概念
复习思考题
实训项目
第一节 货币政策概述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第三节 货币政策选择
学习目标
1.了解货币政策的含义、最终目标及其内容,理解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掌握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
2.理解设置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的原因,了解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的选择标准,熟悉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了解其特点,掌握其作用机理。
学习目标
3.了解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含义和特点,掌握其作用机理。
4.了解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含义。
5.了解货币政策的类型,理解货币政策选择的一般原理,熟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模式及其对应的经济运行状态。
第一节 货币政策概述
一、货币政策的概念
二、货币政策目标
一、货币政策的概念
货币政策的含义
(一)货币政策的范围界定
(二)货币政策的特点
货币政策的含义
货币政策是一国(或地区)的金融管理机构,采用各种工具控制和调节货币和信用,以改变社会总需求,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并进而影响整个宏观经济运行的宏观经济管理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货币政策的范围界定
货币政策的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货币政策
2.狭义的货币政策
1.广义的货币政策
广义的货币政策包括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关于货币信用方面的规定和所采取的影响货币数量的一切措施。
1.广义的货币政策
按照这一界定,货币政策包括:有关建立货币制度的种种规定;所有促进金融体系发展、提高运作效率的措施;以及其他可以影响货币供给的诸如政府借款、国债管理以及政府税收和财政支出等措施。
2.狭义的货币政策
狭义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控制和调节货币、信用和利率等变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两方面的内容。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是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操作工具或手段。
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分为
最终目标
中介目标
操作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与工具间的关系
货币政策目标分为
最终目标
中介目标
操作目标
政策工具
(二)货币政策的特点
1.货币政策是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2.货币政策是以调节社会总需求为主的政策
二、货币政策目标
(一)最终目标
(二)中介目标
(三)操作目标
(一)最终目标
最终目标的内容
稳定币值
稳定对内币值
稳定对内币值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相对稳定,不发生显著的或剧烈的波动。
稳定对内币值
这里所说的一般物价水平是指物价总水平,而不是个别或部分商品价格的波动。
稳定对内币值
同时,稳定物价并不意味着中央银行要将物价保持静止不变,而是指将物价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既不能过高,防止出现通货膨胀;也不能持续过低,防止出现通货紧缩。
稳定对外币值
稳定对外币值,即稳定外汇汇率。
稳定对内币值与对外币值的关系
保持物价稳定是保持汇率稳定的基础和前提,要保持汇率的稳定,必须先保持对内币值的稳定,即物价稳定。
稳定对内币值与对外币值的关系
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国货币的对外币值即汇率是否稳定,对国内物价稳定、社会总供求的平衡、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保持一国货币对外币值的稳定即保持汇率的稳定是稳定币值的重要内容。
稳定对内币值与对外币值的关系
在一定时期内,一国货币政策的稳定对内币值和稳定对外币值这两个方面是存在一定矛盾的,一国在兼顾对内币值稳定和对外币值稳定的同时,必须根据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有所侧重。
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指凡有工作能力的且愿意工作的人都可以在较为合理的条件下找到工作,通常以失业人数与愿意就业的劳动力之比———失业率的高低,作为考察是否实现充分就业的衡量指标。
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不是指失业率为零,而是指将失业率降到一个社会可以接受的水平。由于各国具体情况差别很大,对失业率指标的计算口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所以它只宜判断一国就业的大体趋势,不宜做横向比较。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加,或人均GDP的增长率来衡量。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物质保障,也是保护国家安全的必要条件。
经济增长
将经济增长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并不是说经济增长的速度越快越好,而是指经济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不出现大起大落,不出现衰退,呈现长期稳定的增长态势。
经济增长
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确定一个适合各国具体国情的合适的经济增长率,尽量减少经济过快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
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的含义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持平,或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
国际收支平衡的种类
国际收支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