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货币政策(货币银行学,郭广忠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如何引起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关键因素发生变化,最终实现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就是所谓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目标的实现 利率指标 中介目标 远期目标 货币供应量 中介目标 远期目标 超额储备 操作目标 近期目标 基础货币 操作目标 近期目标 1、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主要通过两个途径: 货币供应量与利率的关系 利率与投资的关系 Ms----r ----I -----AD ----- Y 这个传导机制的核心是围绕利率进行的。其思路可归结为:货币供给的增减影响利率,利率变化通过资本边际效益的影响使投资以乘数方式增减,而投资增减进而影响总支出和总收入。这就是凯恩思学派强调以r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意义所在。 凯恩斯不仅认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而且还论述了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乘数作用。所谓投资乘数作用是指每增加1元投资所引起收入增长的倍数。 2、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利率在其中不起作用 R-M-B-A-C-I-Y 或M → E →I → Y→P 式中,R表示法定存款准备金;M表示货币供应量;B表示商业银行的放款或投资;A表示各种金融资产;C消费支出;I投资支出;Y为产出。 关键在于,货币学派认为问题不在于利率变动的影响,而在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影响人们持有的货币真实余额,从而影响人们的支出,从而影响产出。 3、托宾的Q理论 把股票价格纳入传导机制,认为货币理论应看作是微观经济主体进行资产结构管理的理论。传导过程是:货币作为起点,直接或间接影响资产价格,资产价格的变动导致实际投资的变化,并最后影响实体经济和产出。股票价格影响实际投资的机制在于:股票价格是对现存资本存量价值的评估,是企业市场价值评价的依据,而企业市场价值的高低,必将影响投资行为。Q定义为上市公司权益资本的市场价值与权益资本的重置成本之比。如果企业市场价值高于资本重置成本,将增加投资。 Ms↑→ R↓ → PE ↑→ Q↑ → I↑ → Y ↑ 其中PE是股票价格。 4、信贷传导机制理论 是较晚发展起来的理论,该理论强调信贷传导有其独立性。该理论主要侧重于紧缩效应的分析。 银行贷款渠道:货币政策对可贷资金量影响 公开市场的紧缩操作→ R → D → L → I → Y 资产负债表渠道:货币政策对借款者的资产的净值与现金流量的影响 5、财富传导机制 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及对产出的影响: PE→ W → C → Y 其中 W是财富,C是消费。 M → PE M → R → PE 6、开放经济下的货币传导机制 汇率渠道: M → R → E → NX → Y E代表汇率, NX代表净出口 四、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选择的中介目标有: 流通中现金、贷款规模、利率、货币供应量。 政策工具---------中介指标----------政策目标 近期指标 远期指标 公开市场业务 稳定物价 再贴现率 超额准备金 利率 充分就业 法定准备率 基础货币 货币供给量 经济增长 其它工具 平衡国际收支 第四节 货币政策效应 一、含义与货币政策效应的衡量: 货币政策效应是指货币政策的实施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的影响。 货币政策效应的衡量: 一方面是看效应发挥的快慢,即货币政策的时间效应; 另一方面是看发挥效应的大小,即货币政策的数量效应。 货币政策效应 货币政策的数量效应: 该效应通常是指货币政策的强度即货币政策作用力的大小.其标准,一般着眼实施的货币政策所取得的效果与预期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差距. 货币政策的时间效应: 货币政策的时滞,即中央银行从制定货币政策到货币政策取得效果的时间差. 二、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 (一)、货币政策的时滞: 从需要制定政策到这一政策最终发挥作用,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称为时滞。 时滞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货币政策的时滞 (1)内部时滞:从政策制定到货币当局采取行动这段时间。分为识别时滞与行动时滞.内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制定政策的决心和行动的效率。 (2)外部时滞: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开始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这段过程。外部时滞主要由客观的经济和金融条件决定。中期时滞、决策时滞与作用时滞.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 (二)、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当局对货币流通速度估计出现小的偏差,都可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