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讲 离子反应第二讲 离子反应第二讲 离子反应第二讲 离子反应.doc

发布:2017-01-02约1.37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子 《新课标》高三化学(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讲座 第二讲 离子反应 2007新考纲测试目标和能力要求 1、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2、了解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了解溶度积的含义,能结合典型实例,运用平衡移动的一般原理分析沉淀的溶解、生成和转化过程。 命题预测 1.离子共存问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是每年必考的题型。今后命题的发展趋势是: (1)增加限制条件,如强酸性、无色透明、碱性、pH、甲基橙呈红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 (2)定性中有定量,如“由水电离出的c(H+)=1×10-4mol·L-1 的溶液中……”。 2.离子方程式的正误书写也是历年高考必出的试题。从命题的内容看,存在着三种特点: (1)所考查的化学反应均为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基本反应;错因大都属于化学式能否拆分、处理不当、电荷未配平、产物不合理和漏掉部分反应等;有量的限止的离子方程的书写或正误判断也是近几年考查的重点内容,也是这部分的难点。 (2)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以复分解反应为主,而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约占15%; (3)一些重要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在历年考卷中多次重复。如Na与H20的反应、Fe与盐酸或稀H2S04的反应分别考过多次。 (4)考查离子方程式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使用化学用语的准确程度和熟练程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预计今后的考题还会保留。 3.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是每年必考,它涉及电解质、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酸碱盐溶液溶解性及其复分解反应,溶液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盐的水解反应等多方面的内容。同时对常见俗名考查,及对微溶物化学用语的处理,近年来又引入了反应物用量与反应产物的判断,又增强了思维严密性的考查。 此外,离子共存题由选择向填空、计算方向发展由内容简单向复杂,定性向定量,条件由单一向复合型方向发展(诸如增加一系列的限制性条件),要加强对上述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 知识体系和复习重点 一、离子反应的概念 离子反应是指有离子参加的反应。也就是说,反应物中有离子或生成物中有离子的反应,均为离子反应。由于中学阶段涉及的问题多数是指水溶液中的变化,所以水溶液中电解质间的相互反应便成了离子反应的常见问题。但须注意的是,凡是离子化合物,就含有离子,有时固体状态的物质之间(如实验室制氨)或固体与气体之间(如碱石灰与氯化氢)发生的反应,也可以是离子反应,只是通常不书写类似这样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在水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即复分解反应的三个条件(有难电离、难溶及易挥发物质生成)和氧化还原反应(比如置换反应等)。 二、离子共存问题 凡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之间或在水溶液中水解相互促进的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注意不是完全不能共存,而是不能大量共存)。一般规律是: 1.凡相互结合生成难溶或微溶性盐的离子(熟记常见的难溶、微溶盐); 2.与H+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生成水或弱电解质)酸及酸式弱酸根离子: (1)氧族有:OH-、S2-、HS-、SO32-、HSO3- (2)氮族有:H2PO4-、HPO42-、PO43- (3)卤族有:F-、ClO- (4)碳族有:CH3COO-、CO32-、HCO3-、SiO32- (5)含金属酸根离子:AlO2— 3.与OH-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 NH4+和HS-、HSO3-、HCO3-、H2PO4-、HPO42-等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以及弱碱的简单阳离子(比如:Cu2+、Al3+、Fe3+、Fe2+、Mg2+等等) 4.凡水解使溶液显酸性的阳离子与水解使溶液显碱性的阴离了不能大量共存。 (1)常见水解使溶液显酸性的阳离子有:Al3+、Fe3+、NH4+。 (2)常见水解使溶液显碱性的阴离子有:S2-、AlO2-、CO32-、HCO3--、PO43- (3)能相互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4)常见还原性较强的离子有:Fe2+、S2-、I-、SO32-。 (5)氧化性较强的离子有:Fe3+、ClO-、MnO4-、Cr2O72-、NO3-、此外,S2O32-与H+也不能共 存(发生歧化反应)。 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书写离子方程式按照“一写、二改、三消、四查”的步骤书写。应注意的是,第二步“改”是关键: 1、没有自由移动离子参加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2、单质、氧化物、弱电解质、难溶物在离子方程式中一律写化学式,如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O2+2OH—=SO32-+H2O,生石灰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CaO+2H+=Ca2++H2O,锌与醋酸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Zn+2HAC=Zn2++2AC—+H2↑ 3、弱酸及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拆开写,如Na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