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_农业气象学_天气.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天气及灾害性天气; 天气: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况及其变化的总称。
(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
天气系统:引起天气变化和分布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等
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
气团、锋、气旋、反气旋、高压、低压等
? 天气系统按水平范围大小,可分为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 ;1.气团的概念
气团:
在水平方向上物理性质比较均匀、垂直方向变化比较一致的大块空气。
物理性质:温度、湿度、稳定度。
水平范围:几百到几千公里
厚度:几公里到十几公里
;2.气团的形成
?大范围性质比较均匀的下垫面–广阔的海域、巨大的沙漠、冰雪覆盖的大陆
?适当的环流条件 – 利于空气长期停留或缓慢运行的条件。
西伯利亚、蒙古属干冷地区:干冷的气团
副热带洋面:暖湿气团
; 3.气团的变性
气团形成后,当环流条件发生改变,气团离开源地时,由于下垫面性质发生改变,
气团的物理性质也随之发生改变,这种过程称为气团的变性。
? 从大陆移入海洋的气团容易取得海面蒸发的水汽而变湿。
? 从海洋移入大陆的气团通过凝结作用而变干。 ;4.气团的分类
(1)地理分类法:根据气团形成的源地进行分类。
源地的纬度:冰洋、极地(中纬度)、热带、赤道气团
海洋型和大陆型气团
(2)热力分类法:气团移动时与所经下垫面之间的温度对比和
气团之间的温度对比。
暖气团:当气团温度高于流经下垫面温度时,称暖气团。
冷气团:当气团温度低于流经下垫面温度时,称冷气团。
;5.影响我国的主要气团
? 冬季
变性极地大陆气团:影响我国各地,在它的控制下,天气寒冷、干燥、晴朗。
热带太平洋气团:仅影响华南和西南地区。
与变性极地气团相遇时,常有降水。
江南地区冬季雨较多,就是受这个影响所致。
? 夏季
热带太平洋气团:除西北部分地区外,影响我国的大部分地区,
气团带来丰富的水汽,是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
赤道气团:影响我国的华南地区,并造成长江以南地区的大量降水。
变性极地大陆气团:主要影响我国的西北地区。;
春、秋季是过度季节:变性极地大陆气团和变性热带太平洋气团
? 春季:两种气团分据南北并相互推移,造成多变的天气
? 秋季:变性极地大陆气团不断加强,逐渐南扩,
而热带太平洋气团则在我国东南方海上退缩,
两气团交接处,常造成秋雨,雨后地面为冷高压控制,天气变凉。;1.锋的概念
当冷暖气团相遇时,冷暖气团之间狭窄而倾斜的过渡层称为锋。
锋的水平长度:几百?几千公里
过渡带宽度:
近地面:几十公里
高空 : 200 ? 400公里
过渡带(锋面)斜率 1/50?1/300;2.锋的分类
根据锋的移动情况,可分为暖锋、冷锋、准静止锋和锢囚锋。;(1)暖锋:暖气团推动着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时的锋称为暖锋。
锋面坡度:1/150;
降水宽度:300-400公里
锋面天气:降水强度较小,持续时间较长,雨区宽广。
我国出现较少。
秋季:东北、江淮地区
夏季:黄河流域、渤海湾附近;(2)冷锋:
锋面移动过程中,冷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
这种风称为冷锋。
根据锋的移动速度可分为缓行冷锋和急行冷锋。 ;a.缓行冷锋:缓行冷锋移动速度慢、坡度小,暖空气沿锋面爬升速度慢。
形成的云系和降水分布与暖锋相似,但排序相反。
坡度1/100;
降水宽度150-200公里
夏季:在我国北方出现
冬季:在我国南方出现
;b. 急行冷锋:坡度1/40?1/80;
降水宽度100公里
特点:
锋的坡度比缓行冷锋陡,移动速度快
在底层冷空气推进速度大于暖空气后退速度,促使暖空气产生强烈上升运动。
暖空气中水汽充足时,在靠近地面的锋上出现积雨云和高积云。
;(3)准静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