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学试题.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业气象学试题(有答案)
第一章 大气
一、名词解释题: 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
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
面。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
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
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 (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
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1)、(2)、氩和
(3) 。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4) 。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 (5)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6),夏天比冬天
(7) 。
5. (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
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 (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
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 (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
而 (12)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
约高 (13) 千米。
答案: (1)氮 (2)氧 (3)二氧化碳 (4)紫外线 (5)长波 (6)低 (7)低 (8)水汽
(9)温度 (10)降低 (11)平流 (12)升高 (13)1200
三、判断题: (说明: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
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
生“温室效应” 。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
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
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
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6. 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7. 热成层中空气多被离解成离子,因此又称电离层。
答案:1.对,2.错,3.错,4.对,5.错,6.对,7.对。
四、问答题: 1. 为什么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有日变化和年变化?
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植物在太阳辐
射的作用下,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碳水化合物,因此全球的植
物要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由于生物的呼吸,有机物的分解以及
燃烧化石燃料等人类活动,又要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样就存在着消
耗和产生二氧化碳的两种过程。一般来说,消耗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只
在白天进行,其速度在大多数地区是夏半年大,冬半年小;而呼吸作用
等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则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所以这两种过程速度的差
异在一天之内是不断变化的,在一年中也随季节变化,从而引起二氧化
碳浓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在一天中,从日出开始,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植物光合速率不断增
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也随之不断降低,中午前后,植被上方的二
氧化碳浓度达最低值;午后,随着空气温度下降,光合作用减慢,呼吸
速率加快,使二氧化碳消耗减少;日落后,光合作用停止,而呼吸作用
仍在进行,故近地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大,到第二天日出时达一
天的最大值。
在一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也主要受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一般来
说,植物夏季生长最旺,光合作用最强,秋季最弱。因此二氧化碳浓度
秋季最小,春季最大。
此外,由于人类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
因而二氧化碳浓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对流层是大气中最低的一层,是对生物和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气
层。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 (1)对流层集中了80% 以上的大气质量和几
乎全部的水汽,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大气中的云、雾、雨、雪、
雷电等天气现象,都集中在这一气层内;
(2) 在对流层中, 气温一般随高度增高而下降, 平均每上升100米,
气温降低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