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管理基础知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管理学原理 课程介绍: 《管理学原理》是管理类各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是学习生产运作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后续课程的理论基础。本门课主要讲授管理学的理论体系、管理学思想的发展史、管理的基本职能等。本课程对管理理论及管理职能进行了详细阐述。管理理论主要介绍了泰勒、法约尔、韦伯等古典管理理论;霍桑试验和决策理论、系统管理、经验主义、管理科学、权变理论等学派。 管理职能则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计划职能涉及经营条件研究、决策方法与计划的制定;组织包括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配备;领导职能主要讨论领导者的素质、领导艺术、领导方式和激励理论;控制职能则重点介绍控制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和管理职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使学生正确理解管理的概念,掌握管理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管理理论、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管理素质和案例分析的能力,为学习后续各门专业管理课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 教学参考书: 1、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6 2、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4 3、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8 4、吴照云等编著:《管理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1月。 5、詹姆斯·斯通纳,爱德华·弗里曼,丹尼尔·小吉尔伯特著,刘学等译,《管理学教程》,华夏出版社,2001.1 第一篇 管理基础篇 管理趣闻 分粥 内容、启示 第一章 管理的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了解管理的概念 熟悉管理的分类 理解管理的特性 掌握管理的职能 了解管理的要素 熟悉管理者的角色及技能 第一节 管理及管理学概述 一、管理 在现代社会中,不管你是否意识到,管理总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管理作为协调各成员以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社会行为,是随人类社会的诞生而诞生,随人类社会活动的发展而发展。 原始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现代社会…… 没有管理,就没有今天的繁荣和成就。 管理是一个广义的名词。它包括各种各样的管理, 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但在管理的规律上却有着共性,即存在着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管理规律。 管理学者们对管理的定义做了大量的研究。由于考察角度不同,人们对管理涵义的理解和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提出了众多关于管理的定义。 泰勒的定义:管理是一门怎样建立目标,然后用最好的方法经过他人的努力来达到的艺术。 法约尔的定义: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协调。这种观点明确了管理的过程和职能。他的观点经过近百年来许多人的研究,除在职能上有所增减外,无大的变化。 我们可以将其特点归纳为: 1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这是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 2管理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过程:其中计划是前提,组织是载体,领导是核心,控制是组织活动的监视器和调节器。 3管理的核心环节是决策,管理的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决策水平反映管理水平。 4管理就是领导,即通过其他人把事办好,管理者一定要有下属或管理对象。 5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和组织,管理需要组织机构作保障。 6 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对人进行管理。虽然人、财、物、产、供、销各个要素、环节都需要管理,但人作为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却是管理工作重点和难点。 管理定义:管理是管理者运用一定的手段,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科学地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以期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二、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管理学是在人类长期管理实践的基础上,经过理论概括和抽象升华而形成的新兴学科。 管理学反映管理活动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管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客现存在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系统科学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可以从三个方面考察: 1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方面看: (1)生产力方面:主要研究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即合理组织生产力的问题。 (2)生产关系方面:主要研究如何正确处理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3)上层建筑方面:主要研究如何使组织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相适应的问题。 2 从历史的方面研究管理实践、思想、理论的形成、演变、发展,知古鉴今。 3 从管理者的工作或职能出发来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问题: (1)管理活动中有哪些职能? (2)执行这些职能涉及组织哪些要素? (3)在执行各项职能中应遵循哪些原理,采用哪些方法、程序、技术? (4)执行职能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障碍、阻力? 三、管理学的分类 (一)管理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性学科,所涉及到的内容相当广泛。这些课程要用到许多管理学原理、原则、思想和方法。另一方面,其他课程也为进一步理解和
显示全部